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清朝官员 - 沈垚
沈垚

沈垚

清](公元一七九八年至一八四零年)字子敦,浙江乌程人。生于清仁宗嘉庆三年,卒于宣宗道光二十年,年四十三岁。
展开

基本资料

  姓名:沈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798年

  国籍:中国

沈垚

  时代:清朝

  籍贯:浙江乌程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个人履历

  清嘉庆三年生,为优贡生。

  年四十三,入京师,馆于徐松家。子敦精于地学,与程同文、龚自珍等同为道咸以降西北、蒙古史地学之先驱;

  又主张从当时流行之汉学入手,别辟蹊径,以扭转琐碎考据风尚,庶几为史学与史识并具者。

  凡此,对沈曾植之学术路径皆甚有影响。

  道光二十年客死,张穆裒其遗著为《落帆楼稿》。

沈姓起源

  作为一个姓氏,“沈”也有好几种不同的来源,其主要分别就在读音之不同——有的人姓“审”音之沈,有的人则姓“真”音之沈,不可随随便便地混为一谈。

  读“审”音的沈姓,是黄帝的后代。《姓纂》上说:“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于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也。”

  读“真”音的沈,即是颛顼帝的后代。《姓氏考略》上说:“《左传》沈姒蓐黄注,四国,台骀之后,系出金天氏。又,楚有沈尹氏,沈诸梁,并公族,以封于沈鹿得姓,则系芈姓,非一族,直深切者,为实沈之后,与音审者不同。”

  由此可见,天下姓沈的人,有的是黄帝的后代,有的则是颛顼帝的后代,不过几千年繁衍下来,出自黄帝的那一支日渐人多族繁,于是大家也逐渐对自己的姓氏“不求甚解”,一概的统姓起“审”来了。

  根据上面所提的《姓纂》的记载,“审”音沈姓的人,得姓于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晡季,也跟许多其他古老的姓氏一样,是因地得姓。当时的沈国,大致是现在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以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一带地方。据《左传》的记载:“汝南平舆县北有沈亭。”据近世考据,沈亭的遗址,就在今阜阳县西北沈丘堡的东方,可见得“沈”姓真是一个有根有据的古姓。

  至于“真”音沈姓最初发源的楚地,则大致是现在的湖南和湖北一带地方。

  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姓,历来倒未曾发现过被外族冒用的纪录。相反的,到了五代时期,却有分支为他姓的纪录——尤姓是从沈姓分出来的。

突出成就

 

  精于史地之学,于西北及蒙元史研究多有贡献,其遗著后经吴兴刘氏嘉业堂汇集为《落帆楼文集》。沈垚早年治学“究名物而弃微言”,后受张履影响转而为致用之学。他认为,“古人绝大事业皆豫定于未仕之先”,故欲为经世之学,在未仕之前当贯穿经史,“晓古今典章之见”和“治乱得失之故”,并结合“当世之务”,详考史地,一旦仕进从政,即当用“生平之学”兴利祛弊,“有实政及民”(《与张渊甫》)。然而,沈垚出身寒门,“室粮时乏”(《与许海樵》),生活至苦,这就使其经世理想在实践中陷入重重困境。

 

思想言论

  一、以“学术”经世为志向,困于生计却不得不耗费精力于考索之“技”。在沈垚的思想中,有所谓“学”与“技”之:“诸故人所讲求者,学也;都下所重者,技也。”他认为:“夫小学特治经之门户,非即所以为学;金石特证史之一端,非即所以治史,精此二艺,本非古之所谓通儒。”由此可见,在他看来,治经、治史方是“学”,至于考证、金石等方法则只是“技”或“艺”而已(《与张渊甫》)。沈垚自言“实不愿以考证见”,但困居京师数年,却不得不“籍考证以自给”(《与吴半峰》)。造成沈垚在“学”与“艺”这种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直接原因就是其所面临的困顿的生活处境。

  沈垚一生“为贫纠缚”,“常怀饿死之忧”(《与张渊甫》)。京城是“种种用财之区”,买治学所必备的乾隆《一统志》等著作、周恤友人盛朝勋和纪庆曾的遗孤、刻印恩师施国祁遗著《金源札记》等,处处要钱。而沈垚馆谷渐少、时有断绝,只得“以所入之数酌量所用”(《与许海樵》)。老亲无以养,危急时赊借无门,求五斗米而不得,甚至日仅两餐,“长饥腹痛”。

  面对如此境遇,沈垚哀叹“若不出游,则衣食无籍;若仍出游,则故业益荒”(《与纪石斋》)。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藉考证糊口”,被迫代人从事考索之技,聊以度日。雇于人,在学术上的发挥余地自然也就相应要小。在与许海樵的书信中,沈垚感慨“受羁绁而不得自由,罢精竭神,奉技以就犬马之食,身世如斯,良可哀也”(《与许海樵》)。在“寄豢于达人,弊心力于故纸”的境况之下,沈垚深感“欲思索明理,考论文章,苦不得暇,可叹也”(《与张渊甫》)。

  二、欲以史论经世,却囿于见闻,“无以周知当世之故”。沈垚认为经世当“晓古今典章之见”和“治乱得失之故”。他不满足于琐屑考据,试图“览观史策于古今得病”(《与张渊甫》),从史事中窥测其规律与意义。沈垚“所愿在熟读《通鉴》”,他认为《通鉴》对“立身处世之道”大有裨益(《与丁子香》)。他评价钱大昕“有史学,而无史才,故以之释史则得,以之著史则琐屑破碎,不合史法”,尝言“心所欲言者,拟为史论以发之”(《与许海樵》)。

  但是,沈垚家处偏僻,看不到邸钞,“无以周知当世之故”,欲为有用之学而“无好题目”,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即使有好的题目,“不明悉国家典故,则开口便错,无可下笔”。他自感“见闻寡少,所得殊陋甚”(《与张渊甫》)。沈垚渴望游历四方,可惜他寄人篱下,“积百余金之债”,“身无一钱之余”,无法成行。他渴望“览观史策”,可惜入京前,“寓中乏书籍”,又无处可借(《与张渊甫》),如所作《新疆私议》只得“独从故纸中搜得”,沿袭史传建议屯田,与徐松论述过的“有水之地,回民种植,不可夺其利”的当地实际情况不符(《答徐星伯中书书》)。入京后,又专办志书而“久不读书”,所得日少,“意欲作史论数首,仅成其二”(《与丁子香》)。

  三、以入仕济民为理想,困于科场欲遂平生之志而不得。士人要实现经世济民的理想,行“生平之学”,兴利祛弊而“有实政及民”,则必须入仕。为此,沈垚积极参加科考,一生十二次出入科场,但造化弄人,却始终困于场屋,报国无门。

 

相关人物

  沈垚早年即有文名。沈曾植祖父沈维鐈视学东南时,即与沈垚结为忘年之交。但他在科场却始终不得志。直到二年(1832年),何凌汉主持浙江乡试,因在京城时经常听沈垚好友徐松谈及沈的学问,故对其给予特殊的关注,方使沈垚成为优贡。沈垚在科场的遭遇与道光年间科举的弊端不无关系。道光科场“非贿属公行,即择取吏胥俗书”,中式者“多半是关节”。浙江有誊录之弊,不论考生字迹如何,都可通过贿买,用馆阁小楷誊录试卷。沈垚经济窘迫没有贽礼疏通,也没有权势关照。虽摹写钟王(注:钟繇、王羲之)之体,“字画奇古”,但不习吏胥常用的馆阁小楷。其卷多遭“不阅”之运。同一张试卷,房考官“评以气清词润”,而主司“竟评以稚弱无力”。尽管有考官叹此卷“斟酌饱满,望而知为积学之士”,但最终还是“不获见售”(《与许海樵》)。在一片可惜声中,沈垚的入仕报国之门慢慢地被封闭起来。

  沈垚的贫困遭际并非偶然,他的周围皆是一群在贫寒饥饿中挣扎的士人。他的友人纪庆曾游学山东,“困乏中次子夭殁,其归时,行装用尽,冬月衣单,不久就贫病而卒”。沈眉寿幼年失父,家境贫寒,又常被人所欺,至境地窘迫。姚夑“馆席难谋,靠卖画无法自保”,只得离京。张履因推重他的顾莼、田雨公两位先生离世,无人可依,亦不得不归里。金锡桂“家食口较多,困厄不堪,其殁后,妻子栖身无所”。这些下层士人的经历有着时代赋予的共性和意义。可以说,沈垚的遭际就是嘉道时期下层士人的遭际,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下层寒士命运的真实写照。读用世之书、治“有用之学”不能“救饥”,也无益于科举仕进。在现实面前,都下“读书人日少一日”,而所推为读书者,“大概不过阅几行说文,辩几纸古碑略事”,以“取流俗之誉”(《与许海樵》);“所谓文章者,皆无与天下国家之故”(沈垚代沈维鐈撰《王约甫文稿序》)。学风浮躁而人心败坏,很多士人疲于奔命,“未得志则借声色以媚世;既得志则……其心亦愈幻,而愈险”(《与吴半峰》)。这种情况也预示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危机来临的前夜。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