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医学家 - 杨甲三
杨甲三

杨甲三

杨甲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针灸学家、针灸教育家,六十多年来精勤不坠,殚思竭虑,探微索奥,尊求古训,博览群书,致力发展针灸学术.其创三边三间取穴法、毫针单手压式进针法,深得穴理,精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根植临床,勤奋耕耘六十多年,至八十高龄仍亲历亲为,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以针灸名世,精于方药,针药并用,每起沉疴.杨甲三教授一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中医药事业,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做人光明磊落,真诚坦荡,做事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不务虚名为人师表,谆谆教诲,倾注心血生活克勤克俭,朴素无华待病人热情周到,善解病痛.倾毕生精力于针灸临床、教育和研究,是为我辈之楷模。
展开

杨甲三 - 个人简历

杨甲三,男,1919年1月2日生,汉族,中共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首任系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荣誉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专家

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国针灸协会顾问等职。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
1932年至1935年:师从于江苏武进名医吴秉森,三年后出师。 1935年至1936年:师从于针灸大家承澹庵先生,专修中医针灸,于1936年毕业于无锡针灸传习班。 1936年至1950年:于江苏县悬壶济世。复受岳翁华庆云先生(常州名医,尤善内、妇科)
1950年至1957年:就职于南京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担任针灸教学工作及江苏省各市、县的针灸巡回普及工作。 1957年至2001年:于1957年调入北京,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并一直担任学院针灸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成立时,出任第一任主任。自五十年代以来为北京中医学院的创建、发展以及针灸教学、临床、科研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共培养博士研究生六名,硕士研究生六名。199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针刺治疗老年病、脑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杨甲三 - 思想与学术

(1) 究穴理、抓规律,创“三边”“三间”取穴法
杨甲三取穴经验是以其深究穴理、悉心总结的腧穴规律为核心的。是对腧穴形、质的深刻认识。杨甲三教授正是通过对腧穴的形、质的深入探讨与研究,从而提出腧穴分布有如下的规律可寻,大凡取穴,当有纵横两个方面的坐标定位。纵向定位通常是根据骨度分寸这一针灸界所熟悉的取穴定位方法,但还需横向定位方法,纵横相交才能准确定位,杨甲三教授将横向定位规律概括为“三边”“三间”,所谓“三边”是指骨边、筋边、肉边;所谓“三间”,是指骨间、筋间、肉间。此外还有筋骨间、筋肉间等。虽然腧穴“非皮肉筋骨”,但其定位则需借助骨、筋、肉这些解剖标志来完成。根据这一规律,杨甲三教授结合西医解剖知识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逐经进行了腧穴定位分析,形成了独特的取穴经验。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体表明显的解剖标志。熟悉这些解剖标志,根据“三边”“三间”的规律,结合纵向的骨度分寸,,就可以准确取穴。掌握这一规律,使取穴准确、简便、易记。“三间”“三边”恰好是附着于筋骨肉旁的一些缝隙、孔窍或凹陷的部位,故依据此规律取穴,能够很好地反应腧穴的本质,符合腧穴的本意及其经络气穴流注出入特性。
(2) 探幽微、重实践,倡毫针单手进针法
杨甲三认为针刺是一个连贯的多步骤多环节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要,都不可草率行事。双手针法固然是遵循了古人经验的一种可行方法,但也存在着速度慢,费时费力等不足。杨甲三将右手五指进行了巧妙的分工,以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使用长针时捏持针身),无名指、小指 辅导
夹持针身,中指充当“弹怒爪切”之功,形成了独特的毫针单手进针方法,而左手完全被解放出来,可以持针多枚备用。其进针方式有四种:悬空下压式(简称空压式)、角度转变下压式(简称角度压式)、捻转下压式(简称捻压式)、连续压式。这四式进针法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不同、临床补泻的操作需要等任意选用,每一式又都形成了操作规范,其特点是准确少痛、轻巧快速、规范实用。这种灵巧地运用手指分工、指力腕力、距离、角度的多要素有机融合的进针方式,适用于人体各部穴位,也适用于任何长度的毫针。每式的持针、进针及操作皆有严密的法度和适应范围空压式主要适用于皮部不需得气的情况下采用及人体大部分穴位、各种长度的毫针进针。四肢、腹部肌肉丰厚或平坦处的穴位需直刺或深刺时多用之,如合谷、足三里及腹部等穴处。角度压式主要适用于皮部需得气时采用及全身所有穴位的进针,腹部诸穴尤宜之。角度压式一般使用1寸至1寸办长度的毫针行直刺。捻压式适用于皮部需得气及捻转补泻时采用,右捻进针为泻法,左捻进针为补法。连续压式多用于头皮部皮肉非常浅薄的部位,如印堂、百会等穴位的进针,及需沿皮刺、皮内刺的各种病症。 
(3) 融经典、萃精华,巧立补泻手法
杨甲三熟读经典,遍习各派,逐渐融会贯通,删繁就简,形成了自己的针刺补泻风格。杨甲三宗《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及《标幽赋》“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之义,将补泻方法及轻重精辟地总结为“搓紧固定加震动,推内搓左随补功;动退搓右迎提泻,妙在强弱中。”意即在得气的基础上,拇指向前努出,针左转搓紧,以慎守经气而后推内为补法。进针在得气的基础上,拇指向后,针右转搓紧,以慎守经气,而后震动为泻法。其特点是将捻转搓紧与震动固定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慎守经气,使气至病所。杨甲三还特别强调针刺过程中“神”和“功力”的运用,常教导学生“不可枉针”,也就是说在针刺过程中一定要全神贯注,注意调动医生本人和病者之神,尤其是补泻过程中,必须“手如握虎”“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最佳的补泻效果,最忌“轻浮”,也就是在针刺的过程中漫不经心,一方面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练功”的效果。杨甲三对于程度之强、中、弱也有独特的见解,临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下原则:①每日针刺时注意要轻,间日,强度宜中等。②针下不得气时,需强。③引气向上或向下时,宜强。④要气至病所,需施强⑤急性病需施强。同时还应注意,强时取穴要少。 kaoyantj
杨甲三在头部腧穴应用时认为,首先是不同腧穴的穴性具有偏补或偏泻的作用,但补与泻同样重要。他认为皮内刺为补,皮下刺为泻。所谓皮内刺是指将针沿头皮约15度角刺与头皮内而不穿透之,为补法;而按常规将毫针沿头皮越30度角刺于头皮与颅骨之间为泻法。
(4)参穴理、识法度,巧施配穴 共济
杨甲三在腧穴研究上造诣极高,除前述的腧穴定位法外,他深得穴理,阐发穴性,并灵活运用于临床。以下仅举头穴、五输穴。五输穴应用,杨甲三在深入研究五输穴特点的基础上,主张将五输穴的主治作用与五脏病机统一起来,加以辨证运用。即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先定其经,次选其穴,后行补泻的次序,初步形成一种“专病、专经、专穴、专法”的诊治方法,拟订了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五输穴辨证适用程序。这种诊治特点是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治疗原则与五输穴所具有的特定主治作用结合起来,以经脉病证纵向定位,以五输穴的主治横向定位,扩大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可以进行较为规范和灵活的辨证治疗,从而提高了针灸疗效。杨甲三对头穴也颇有研究,临床应用广泛,选穴配伍精专。根据临床资料统计,他运用头部腧穴治疗病种多达五十余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及急症救治。强调头部腧穴在治疗脑病、头面五官疾病方面的作用,临床上凡遇脑病、头面五官见证,头部腧穴必用无疑。且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根据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杨甲三运用头部腧穴特别注意它们的主治规律,如精神神志疾病,多取前额发际以上的腧穴及顶部腧穴,取神庭、本神、四神聪,配合皮内刺,形成了疗效卓著的“调神针法”,广泛应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精神紧张综合症、精神性月经不调等疾病;风证(不论外风、内风)多取风池、风府等颈项部腧穴;头顶部腧穴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杂症,均可应用,揭示了头部腧穴的主治规律。  
(5) 论治之法,针药并举
杨甲三的论治思想概括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杨甲三在临床治疗中体现了专病、专方、专药、专穴的精神。可以说这种治疗思想是建立在辨病、辨证与辨症的基础之上的,与其注重辨共性与辨个性相结合的辨证思想相一致。专病专方专药专穴的治疗精神既取决于对病、方、药、穴的深刻而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又来源于对临证经验的高度总结与概括。这种“专治”并不与中医辨证相矛盾,实际上是对辨证前提下施治的补充,完善了中医论治体系。其二,杨甲三在临床治疗时善于针药并用。杨甲三常论及于此,用药如用兵,用穴也如用兵,都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只是治疗方法内外不同罢了。杨甲三早年习医之始即内外兼修,后虽专攻针灸,但处方用药始终没有荒疏,临证时每遇疑难杂症,则以针药并举,常可起沉疴而愈痼疾,颇有效验。其三,杨甲三临证治疗时思路敏捷,方法灵活,善于变通,而不为常法所囿。 同济大学四平路

杨甲三 - 论著情况

 1. 《睛明穴的探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2. 《十四经穴的主治及其规律》中医杂志,

3. 《十四经穴的主治及其规律》中医杂志英文版,
4. 《毫针单手进针法》中医杂志,1984;25(6):56
5. 《毫针单手进针法》法文《中医》杂志;1985
6. 《腧穴挂图》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
7. 《经络挂图》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0
8.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6
9. 《针灸临床取穴图解》日文版,日本·株式会社星云社·发行刊刊堂出版社,昭和53年第一版
10. 《杨甲三取穴经验》北京中医学院补充教材
11. 《针灸取学法》意大利文版,外文出版社 1980
12. 《针灸取学法》英文版,外文出版社 1982
13. 《针灸取学法》西班牙文版,外文出版社 1984
14. 《腧穴学》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5. 《针灸学》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16. 《针灸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甲三 - 针灸取穴图解

书名:杨甲三针灸取穴图解(彩图版) 作者:郭长青,刘清国,胡波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09126899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将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的取穴方法做了整理,用400余幅清晰的图片将取穴方法准确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直观形象地学习杨教授的取穴经验并运用于临床。全书分为16章,主要介绍了全身十四经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近400个穴位的取穴方法。本书内容翔实,直观易学,特别适合于中医院校学生和针灸爱好者学习使用,也可供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学习参考。

杨甲三

更新日期:2024-12-0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