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黄口
简介
崔黄口(1927.3.14-)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离专家。上海市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3-1955年作为莫斯科大学研究生进修两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和中国核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先后在中子物理、聚变物理和铀同位素分离的科学研究及其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0年代初组织并参加了气体扩散机中核心元件-分离膜研制的协作工程,取得了出色成绩,是我国分离膜研制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铀浓缩技术向离心法过渡的决策中,曾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主持并参与包括离心机和辅助系统研制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离心机研制体系的建立,并及时组织了几种离心机的扩大试验和筹建了离心机小批量生产线,为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向工业化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四项。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简历
1927年 3月14日 生于上海市。
1946-1950年 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1-195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学员。
1952-1953年 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学员。
1953-1955年 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1955-1959年 任原子能研究所受控聚变研究室副主任。
1960-1986年 先后任原子能研究所气体扩散研究室副主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副院长、院长。
1986年 - 先后任核工业部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离心技术专家组组长,第四届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第五届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出生
崔黄口,1927年3月14日生于上海市南市区的一个旧式家庭中。父亲只上过私塾,失业在家,靠吃老本变卖东西过日子,家境日趋败落。1944年高中毕业后,因经济困难,曾停学工作两年后才投考大学。在社会上求职谋生中,目睹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上海接收敌伪财产中的种种弄虚作假、侵吞资产的腐败现象。1946年考入交通大学物理系,他最感兴趣的是物理实验课,课余时间常去电机系电讯研究所摆弄短波通讯试验。他在学生时代养成了凡事都要弄懂其原理,并要自己动手实践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于任何事物,脑子和双手是最有用的。
助教
崔黄口1950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当助教,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他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当研究生。1955年因国内发展核工业的需要,他放弃论文答辩,奉命到莫斯科热工研究所进修中子物理。1956年回国。先后在原子能所一部、二部工作,从事中子物理和热核反应研究。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即将撤离中国,苏联援建的气体扩散厂面临极大的困难,这时崔黄口再次服从国家需要改变专业,转行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工作,不久又相继调入了王承书和吴征铠,从此,他们3位一起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共同从事铀同位素分离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崔黄口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参加过业余无线电活动而遭不公正的待遇,被隔离审查,并下放到湖北农村的干校劳动。直到1976年后,才逐渐得到彻底平反。
副主任
1974年 他被任命为二机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北京分部副主任。1977年,调任院科技处任处长,除负责科研管理工作外,重点负责中国自行设计的大型扩散机的研制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通过调研,看到国际上先进的离心分离技术走向成熟和工业生产,呼吁和促进中国铀同位素技术由扩散法向离心法转移。早在1978年 该院成立了第一个离心研究小组。他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学习离心技术,在简易的条件下,动手建立试验台,并于1979年成功地使第一台离心机空载运动到额定转速。1979年,被任命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长,1983年任院长。不久,他负责主持研制的两种离心机单机和级联试验取得成功,达到设计分离功率。
咨询和协调工作
1986年 后,他调核工业部工作,从事离心法的技术咨询和协作工作。先后担任部科技委副主任、主任,部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七五”至“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铀同位素分离专家组组长。1986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首批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首届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曾担任中国核学会铀同位素分离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四届理事长和第五届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科学技术学科评议组多届成员和召集人。
分离膜研制
天然铀中99%以上是铀-238同位素,铀-235同位素仅占0.7%,但只有铀-235才能在热中子轰击下产生裂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均需把铀-235 的浓度提高,这就必须掌握铀同位素分离技术。由于这项技术的高难度和政治上的原因,国际上属敏感技术。气体扩散法是利用在热平衡条件下轻、重同位素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不同来实现同位素分离的。分离膜上有无数个细小微孔(孔径约100A量级),轻、重同位素分子以不同的速度在近乎分子流的条件下穿过膜孔,由于轻分子速度高,穿透到膜后的分子数较多,从而在膜后铀-235同位素可得到富集。因此,分离膜是扩散法的核心关键元件。国际上几个早期发展核武器的国家,都是从掌握气体扩散技术而得以获得高浓铀的。
中国第一座气体扩散浓缩工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援助建造的。但在60年代初,工厂尚未建成即因苏联将专家和资料撤走而遭遇困难。为贯彻执行自力更生发展中国核事业的方针,组织上指派崔黄口改行从事分离膜的研制工作。1960年8月,在钱三强的倡导下,组织了分离膜研制的全国协作网,正式研制甲和乙两种分离膜。他负责协作网的技术协调和小组应承担的科研课题任务,为扩散工厂的改进和扩建扩散工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他和科研人员一起,通过对样品的分析和研究,弄清了成分,建议采用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全新的成型工艺路线。他用类似R.D.Present分子动力论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了气体通过多孔介质的分离问题,发展了分离膜的分离理论,给出了可用以指导实际的参数选择和比较直观的物理图像。他组建了分离膜性能研究的实验室,亲自指导和参加了多个测量装置的设计和调试工作。对测量分离膜结构参数之一的曲折因子的装置,进行了物理设计和电路设计。指导并参加建立了自行设计的乙种分离膜渗透率和过流测量装置,并使其发展成大规模检测单层膜物理性能的装置之一。他又为分离膜腐蚀试验研制成功弹簧测量装置,经进一步改进,装备了腐蚀试验台后,成为寻找分离膜最佳原料配方和工艺处理的鉴定实验手段。
在甲、乙两种分离膜研制成功后,中国又研制了丙、丁两种新的分离膜。他认真参与技术方案论证,在选型会议上,他分析了不同结构分离膜性能、工艺、成本,提出了结构合理、搭配灵活、工艺性能好、成本低,并且在高工况下分离效率高的分离膜建议,根据物理和化学实验的综合结果,说服各方,作出正确抉择,选定了用丁种分离膜淘汰甲、乙种膜的方案,从此走出了一条可不断提高性能的技术路线。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获1984 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乙种分离膜获得1985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丁种分离膜获1985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突出贡献
一台扩散机的分离系数很小,工厂中必须把成千台扩散机串联在一起,才能把铀-235从天然浓度提高到所需要的浓度,这个庞大的装置叫做“级联”。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因素,在供料和级联装置中总会含有各种轻杂质。在级联中,伴随着铀-235 不断浓缩,这些杂质也以更快的速度浓缩,其造成的后果是:轻者使最终产品中的杂质含量超过规定标准而不能应用;重者堵塞了级联精料端,便取不出产品。所谓净化级联就是解决这问题的一个特殊级联装置,涉及到复杂的多元分离问题。那时还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和计算技术,大量的计算都是在台式计算器上完成的。崔黄口和王承书一起,对净化级联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由于时间紧张,采用了数学上不完全自洽的简化计算方法,结合分析,得出了在物理上图像清晰、在工程上满足需要的结果。又在小型级联装置上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同理论计算能很好符合,及时为扩散工厂净化级联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鉴定甲种分离膜,他提出把一号扩散机从原来用乙种改为用甲种膜的试验方案。此方案成功后,又继而主持并完成了扩散机改用甲种膜的改造研究工作,提高了分离效率,简化了机械结构,并节省了一条生产线的投资。为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中国决定自行设计大型扩散机,崔黄口任副总设计师。他亲自参加总体参数的选择和设计工作,如分离器的层数,膜参数,紊流器选择等。后期,他还为机器设计定型做了大量技术论证和资料审定等工作。净化级联的计算和试验、扩散机原用乙种分离膜改成甲种的试验、乙种分离膜的物理设计和试验,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