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谋士 - 晋文帝
晋文帝

晋文帝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曹魏后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昭继其父兄的事业,消灭蜀汉,基本上完成了取代曹魏。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文帝。
展开

晋文帝 - 基本资料

姓名:司马昭
出生:211年
出生地:东汉末河内温县
去世:265年9月6日 曹魏末露寝
籍贯:河内郡
身份:曹魏大臣,晋朝皇帝(追尊)
配偶:王元姬
官至:大将军、晋王、追尊文帝
庙号:太祖 

晋文帝 - 人物简介

司马昭(211—265)即晋文帝,其生前并没有称帝。司马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自称晋公。后加晋王。咸熙二年,薨。昭死数月,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晋文帝 - 生平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昭受封新城乡侯。239年司马昭被封为新城乡侯。

魏正始五年(244)随大将军曹爽攻蜀,兴势之战受挫之时,劝曹爽急退,并奋勇断后,使全军免遭覆没。

249年(魏嘉平元年)司马懿杀曹爽,开始专权国政。

251年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继父位,废魏帝曹芳,立曹髦。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司马昭统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伐吴,战于东关。二军败绩,坐失侯。

正元元年(公元254年),蜀将姜维又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以昭行征西将军,次长安。雍州刺史陈泰欲先贼据狄道,昭曰:“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谷作邸阁讫,而复转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诸羌,为后年之资耳。若实向狄道,安肯宣露,令外人知?今扬声言出,此欲归也。”维果烧营而去。会新平羌胡叛,帝击破之,遂耀兵灵州,北虏震詟,叛者悉降。以功复封新城乡侯。

正元元年(公元254年),高贵乡公之立也,以参定策,进封昭高都侯,增封二千户。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代替他,成为曹魏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官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

毌丘俭、文钦之乱,大军东征,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及景帝疾笃,昭自京都省疾,拜卫将军。

景帝崩,天子命司马昭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昭用嘏及钟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昭固辞不受。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春正月,加大都督,奏事不名。夏六月,进封高都公,地方七百里,加之九锡,假斧钺,进号大都督,剑履上殿。又固辞不受。秋八月庚申,加假黄钺,增封三县。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0,夏五月辛未,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杀扬州刺史乐綝,以淮南作乱,遣子靓为质于吴以请救。议者请速伐之,昭曰:“诞以毌丘俭轻疾倾覆,今必外连吴寇,此为变大而迟。吾当与四方同力,以全胜制之。”乃表曰:“昔黥布叛逆,汉祖亲征;隗嚣违戾,光武西伐;烈祖明皇帝乘舆仍出: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陛下宜暂临戎,使将士得凭天威。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秋七月,司马昭奉天子及皇太后东征,征兵青、徐、荆、豫,分取关中游军,皆会淮北。师次于项,假廷尉何桢节,使淮南,宣慰将士,申明逆顺,示以诛赏。甲戌,帝进军丘头。吴使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三万余人来救诞,诸将逆击,不能御。将军李广临敌不进,泰山太守常时称疾不出,并斩之以徇。八月,吴将硃异帅兵万余人,留辎重于都陆,轻兵至黎浆。监军石苞、衮州刺史州泰御之,异退。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袭都陆,焚其粮运。苞、泰复进击异,大破之。异之余卒馁甚,食葛叶而遁,吴人杀异。昭曰:“异不得至寿春,非其罪也,而吴人杀之,适以谢寿春而坚诞意,使其犹望救耳。若其不尔,彼当突围,决一旦之命。或谓大军不能久,省食减口,冀有他变。料贼之情,不出此三者。今当多方以乱之,备其越逸,此胜计也。”因命合围,分遣羸疾就谷淮北,禀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诞等益宽恣食,俄而城中乏粮。石苞、王基并请攻之,昭曰:“诞之逆谋,非一朝一夕也,聚粮完守,外结吴人,自谓足据淮南。钦既同恶相济,必不便走。今若急攻之,损游军之力。外寇卒至,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戮。吾当以长策縻之,但坚守三面。若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外贼。外贼破,钦等必成擒矣。”全怿母,孙权女也,得罪于吴,全端兄子祎及仪奉其母来奔。仪兄静时在寿春,用钟会计,作祎、仪书以谲静。静兄弟五人帅其众来降,城中大骇。

甘露三年(公元258年0,春正月壬寅,诞、钦等出攻长围,诸军逆击,走之。初,诞、钦内不相协,及至穷蹙,转相疑贰。会钦计事与诞忤,诞手刃杀钦。钦子鸯攻诞,不克,逾城降。以为将军,封侯,使鸯巡城而呼。帝见城上持弓者不发,谓诸将曰:“可攻矣!”二月乙酉,攻而拔之,斩诞,夷三族。吴将唐咨、孙弥、徐韶等帅其属皆降,表加爵位,禀其馁疾。或言吴兵必不为用,请坑之。昭曰:“就令亡还,适见中国之弘耳。”于是徙之三河。夏四月,归于京师,魏帝命改丘头曰武丘,以旌武功。五月,天子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封昭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晋国置官司焉。九让,乃止。于是增邑万户,食三县,诸子之无爵者皆封列侯。秋七月,奏录先世名臣元功大勋之子了,随才叙用。

甘露四年(公元259年),夏六月,昭分荆州置二都督,王基镇新野,州泰镇襄阳。使石苞都督扬州,陈骞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钧监青州诸军事。

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夏四月,天子复命帝爵秩如前,又让不受。与公卿议,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为帝。

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六月,改元。丙辰,天子进昭为相国,封晋公,增十郡,加九锡如初,群从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固让,乃止。冬十一月,吴吉阳督萧慎以书诣镇东将军石苞伪降,求迎。昭知其诈也,使苞外示迎之,而内为之备。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秋八月甲寅,天子使太尉高柔授帝相国印绶,司空郑冲致晋公茅土九锡,固辞。

景元三年9公元262年),夏四月,肃慎来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天子命归于大将军府。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春二月,天子复命昭如前,又固让。三月,诏大将军府增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舍人十人。夏,昭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湿,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征西将军邓艾以为未有衅,屡陈异议。昭患之,使主簿师纂为艾司马以喻之,艾乃奉命。于是征四方之兵十八万,使邓艾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军于武街,绝维归路,镇西将军钟会帅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自骆谷袭汉中。秋八月,军发洛阳,大赉将士,陈师誓众。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昭斩以徇。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九月,昭又使天水太守王颀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邀其前,金城太守杨颀趣甘松。钟会分为二队,入自斜谷,使李辅围王含于乐城,又使步将易恺攻蒋斌于汉城。会直指阳安,护军胡烈攻陷关城。姜维闻之,引还,王颀追败维于强川。维与张翼、廖化合军守剑阁,钟会攻之。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十一月,邓艾帅万余人自阴平逾绝险至江由,破蜀将诸葛瞻于绵竹,斩瞻,传首。进军雒县,刘禅降。天子命晋公以相国总百揆,于是上节传,去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之号焉。表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会潜谋叛逆,因密使谮艾。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魏元帝于264年5月2日再次下诏拜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王,加九锡。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天子命昭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悬,位在燕王上。进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女王孙爵命之号皆如帝者之仪。诸禁网烦苛及法式不便于时者,昭皆奏除之。晋国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秋八月辛卯,昭卒于露寝,时年五十五。九月癸酉,葬崇阳陵,谥曰文王。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

晋文帝 - 家族

父亲
司马懿

母亲
张春华

妻子
王元姬
儿子
晋武帝 司马炎,王元姬所生,有二十五子。
齐献王 司马攸 ,王元姬所生,过继给司马师,有五子。
城阳哀王 司马兆,年十岁,以司马景度为其后。
辽东悼惠王 司马定国,年三岁。以齐王长子司马蕤为嗣。
广汉殇王 司马广德,年二岁。以齐王五子司马赞为嗣。
乐安平王 司马鉴,任越骑校尉、散骑常侍、上军大将军等职。
燕王 司马机,过继给司马懿子司马京,任步兵校尉、镇东将军等职。
皇子 司马永祚,早卒。
乐平王 司马延祚,常年有病,无封爵,太康时卒。

女儿
京兆公主

兄弟姐妹
司马师 司马亮 司马伦 司马干 司马骏 司马京 司马伷 司马彤

晋文帝

晋文帝 - 传记

历史传记

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人(今河南 温县)。司马懿次子。昭随父抗蜀,多有军识。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

初,迁洛阳典农中郎将。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分兵谴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灭之。自称晋公。后加晋王。咸熙二年,薨。昭死数月,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演义传记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抵御诸葛亮伐魏。多有军识。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大将军。手握兵权,专揽国政,并阴谋代魏。甘露五年,杀魏帝曹髦,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伐蜀。蜀灭亡后,钟会阴谋造反,司马昭率领大军亲讨。未至,钟会业已败亡。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责戏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咸熙二年,昭中风猝死。数月后,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晋文帝 - 重大事件

淮南之战

淮南之战是关系魏国生死存亡的战役,司马昭在此战中以少胜多,表现了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尤其是战后赦免降将唐咨、文鸯等,下令释放被俘的众多吴军战俘,更显示了他高尚的军事道德。

关于淮南之战的经过是诸葛诞统领近十万大军,准备割据淮南,他杀死了扬州刺史乐琳,兼并了他的五万军队,在寿春储备了一年的粮草,向吴国称臣求援,吴国的孙琳封诸葛诞为大司徒,骠骑将军、寿春侯,派文钦、唐咨等人帅三万吴军入寿春和诸葛诞会合守城,派朱异帅三万人进驻安丰(今河南固始),策应寿春。

司马昭也调集了魏国的主力近二十六万人进攻淮南,魏兖州刺史州泰败朱异于阳渊,孙琳又派朱异和丁奉、黎斐等人率领五万人攻魏,又被石苞、州泰击败,魏泰山太守胡烈帅奇兵五千袭击都陆,尽焚吴军粮草,吴军食葛叶而归,孙琳又让朱异帅三万人攻魏遭到拒绝,孙琳杀朱异,让其弟帅三万再次攻魏。与此同时司马昭指挥魏军主力包围了寿春的近十八万吴军和叛军,一面设计让他们误以为救兵将至,不再节约粮食,一面招降瓦解敌军,诸葛诞的部下大量归降,突围攻击魏军防御工事未成,内部矛盾激化,诸葛诞杀文钦,文钦的儿子投降司马昭,绕城劝降,城中将士见文钦的儿子都被赦免,皆有降意,司马昭见城上守军都持弓而不放箭,就下令说可以攻城了,魏军攻入寿春,胡烈临阵斩诸葛诞,淮南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吴军直接投入战斗的高达十几万,和诸葛诞的十八万军队相加超过三十万,超过了司马昭指挥的二十六万人,而魏国还要在西部抵御蜀国的进攻,最终司马昭以少胜多,赢得战争。

辞让公爵

司马昭辞让公爵在历史上也十分著名。其父司马懿就是以辞让著称,去世后朝廷追封为公爵,其弟司马孚秉承他的遗志坚决辞让公爵,司马昭担任大将军后,甘露元年就辞让高都公,甘露三年五月在平定淮南后,朝廷封他为晋公,他坚决辞让,甘露五年正月再次固辞晋公;五月又固辞晋公;景元元年六月又固辞晋公;四年二月又固辞 乃止,每次受封辞让三次以上的才能称作固辞,其中甘露三年五月的第一次受封前后九让乃止。尽管辞让的原因有反对实行分封五等制的因素,但是他的谦逊有礼也十分令人敬佩。他并没有取代魏国建立家族王朝的野心,没有进行代魏的准备,做任何越礼的举动,一直到死都没有建立晋朝的百官,直到他去世后司马炎称帝,晋国才开始任命丞相、御史大夫、尚书令等百官,他只依照成王赐周公嘉禾旧例,接受了百官、百姓献给魏帝的嘉禾、灵龟,少数民族献的石弩等,但是皇帝间的礼物就没有越礼接受,如吴国皇帝孙皓献给魏帝的礼物准备转赠给他的时候,他就认为臣子不应接受而固辞,此时离他去世不到三个月。在晋朝建立后不久大臣请求司马炎建立七庙社稷,但是司马炎以会加重徭役为由拒绝,司马炎都没有建立七庙,可见司马昭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建设晋国的社稷,而这是建立国家称帝的基础,这说明司马昭是忠于曹魏政权的,他是没有篡夺魏国的政治野心的。

晋文帝 - 崇阳陵

崇阳陵位于今河南省偃师潘屯、杜楼二村北枕头山。 据实地勘测挖掘,枕头山有古墓凡五座。其中,东部一座古墓地位最尊,规模最大,建筑规格也最高,此墓应是崇阳陵。

崇阳陵墓道长46米,宽8米;墓室长4.5米,宽3.7米,高2.5米。其余四座墓规模较小,应是陪葬墓。

晋文帝 - 评价

青年时期追随其父司马懿西拒蜀汉,东御孙吴,北伐辽东。长期的戎马生涯,造就了他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干。执政后,政绩卓著,甚得民心。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结束了“鼎峙数世,干戈日寻,流血百载”(《汉晋春秋辑本》卷一)的分裂局面。

司马昭为统一全国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三国后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西晋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与曹操相媲美,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封建正统历史观的影响,司马昭被世人视为篡夺皇位的奸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了人们描绘一切野心家、阴谋家的口头禅。

史臣:世宗以睿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事殷之迹空存,翦商之志弥远,三分天下,功业在焉。及逾剑销氛,浮淮静乱,桐宫胥怨,或所不堪。若乃体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连于此岁,魏武得意于兹日。轩悬之乐,大启南阳,师挚之图,于焉北面。壮矣哉,包举天人者也!为帝之主,不亦难乎。 《晋书》
房玄龄:世宗继文,邦权未分。三千之士,其从如云。世祖无外,灵关静氛。反虽讨贼,终为弑君。 《晋书》
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三国志·魏书四》
司马氏没有使汉族差点灭种,恰恰相反,司马昭招抚的少数民族比汉族人口还多,他执行的政策当时并没有造成民族内战,是民族团结的政策。大量少数民族自觉自愿地改汉族姓氏,《晋书》中有很多记载,司马氏执行的政策挽救了东汉末年汉族仅存五百万几乎灭种的危机,晋朝统一时人口增加到1600万,汉族人口增加了三倍。他的儿子晋武帝继续执行了增加人口的政策,太康年间户口依然是增加的,太康盛世中,数年间,户口就增加了上百万。

晋文帝 - 相关史事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

魏国有些地方将领本来不服司马氏的专权,司马师废去曹芳后,就有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毋丘(毋丘,姓,毋音guàn)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文钦和毋丘俭。但是在回师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司马氏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专横。魏帝曹髦实在忍耐不住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的野心,过路人都知道了(文言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着等着他来收拾我。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大臣们知道要跟司马昭作对,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就劝他忍耐,不要闹出大祸来。可是曹髦从怀里掏出一道预先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我已经下了决心,就是拼个死也不怕,再说还不一定死呢。”说着,他进内宫去禀报太后。哪里知道这三个大臣当中,倒有两个人偷偷溜出去向司马昭通风报信了。二十岁的曹髦,根本不懂得怎样治司马昭。他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地从宫里杀了出来。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宝剑,站在车上指挥。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了一队兵士赶来,挡住了禁卫军的去路。双方打了起来。曹髦上前大喝一声,挥动剑杀过去。贾充的手下兵士一见皇帝自己动手,毕竟有点胆怯,有的准备逃了。贾充手下有个叫成济的,跟贾充说:“您看怎么办?”贾充厉声说:“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问吗?”贾充这一说,成济才胆大了,拿起长矛就往曹髦身上直刺去。曹髦来不及招架,被成济刺穿了胸膛,跌下车来死了。消息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他手下人真的杀了皇帝,也有点着慌,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假惺惺装出悲伤的样子,跟一位老臣陈泰说:“您说,叫我怎么办呢?”陈泰说:“只有斩了贾充的头,才多少可以向天下交帐。”司马昭很为难地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您再想想。”陈泰说:“依我说,只有比这更重的办法,没有再轻的了。”司马昭一听不是滋味,就不吱声了。后来,司马昭用太后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状,把他废作平民,把曹髦被杀的事轻轻掩盖过去。但是,大伙儿还是议论纷纷,怪司马昭不办凶手的罪,司马昭没法拖下去,就把杀害皇帝的罪责一古脑儿推给成济,给成济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满门抄斩。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