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樱町女帝
生平介绍
简介
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女天皇后樱町。她的父亲是樱町天皇,母亲是二条藤原家关白吉忠的女儿,也就是被称为准后女御的青绮门院舎子。在皇权飘零的幕府时代,肥后国守的曾外孙女也可以登上天皇之位,对于天照大神的纯正血脉而言,这也是一种无言的悲哀吧。
然而,后樱町女皇却是一位非常优雅的女性,尚未成年时,她被称为绯宫或者以茶宫,由秀美的名字看来,父母一定是希望她成为一位美丽的女子,却并没有想到,皇权的重责有一天会由这个本来平平无奇的第二皇女来承担。
阴谋
绯宫的母亲舎子,是在少女时代就作为太子妃进宫的,即位不久,就遵从父亲关白之愿,作了樱町天皇唯一的女御,随后就产下了绯宫的姐姐,第一皇女盛子内亲王。作为舎子的第一个孩子,女御期望她的到来引来皇子的出生,因此原名美喜宫的盛子,在三岁时就被立为内亲王,怀孕的舎子也被赐与准三后的荣誉,以便生下东宫后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太后。
但舎子所没有想到的是,她生下的第二个孩子,仍然是一个女孩(这位第二皇女便是绯宫)。而一年之后,后宫的女官典侍定子,居然秘密地生下了皇子八穂宫。
舎子当时的愤怒可想而之,靠了父家的势力,即便定子有了产下第一皇子的大功,却只是被续位为从四位下,职位仍然是典侍,连一个正式的妃嫔名号都没有。也许舎子在生育绯宫的时候受到了伤害,不久知道自己无法再生育的舎子,就强行把八穂宫迎来做了养子,第二年更立为太子。再过了三年,年仅27岁、与幕府关系不好的樱町天皇就被逼退位了,仅仅6岁的八穂宫成为了新的桃园天皇,舎子顺利地成为了皇太后,而天皇的生母定子,不过只是把位阶进到了从三位而已。
此时,关于皇权的一切,还和仅仅7岁的绯宫无关。在此之前,她的姐姐盛子已经夭折了,登上了皇太后之位的舎子,此时已经没有权力争夺的意愿,因此开始用心照拂这位唯一的女儿。绯宫十岁的时候,父皇樱町院去世了。再过几年,时任关白一条兼香的女儿被安排嫁给了绯宫的异母弟弟桃园天皇,并生下了皇子若宫。
登上皇位
桃园天皇是一位革新派的天皇,在幼小时被立为天皇时,仅仅是一位人偶式的人物而已。随着他的成长,和幕府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当绯宫长大十几岁准备出嫁时,幕府派人前来阻止,并与皇太后进行了秘密的商谈,不久以后,绯宫就被送到离宫去接受特别的教育。在她22岁那年,桃园天皇出奇的因为脚气病而暴亡。当然,这种病有极有可能是由幕府安排的,据说之前曾经发生过他因为某项政事而质问大将军的事件……总之,他去世的时候,东宫若宫才仅仅5岁而已。
如果按照幕府的安排,若宫也会象他的父亲一样,尚在冲龄就被扶上皇位吧。但也许是因为舎子之前与幕府之间的秘议(桃园天皇死后,她的皇太后地位也得不到保证),也是因为若宫现在是唯一的男性皇统,担心他不到成年,未生育皇子,便早早死去,皇位并没有传给当时的唯一的皇子若宫,而是由当时是22岁的内亲王智子,也就是绯宫继承了皇位。
在位的八年的日子,对于后樱町天皇而言,是非常无聊的,没有任何的政事,一切被幕府掌握,只是等候着侄子若宫长大,可以到继位的年龄而已。后樱町天皇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保护皇统,但就算如此,在位期间的日子里,这位天皇还是成功地举办了好几次歌会,并以其优雅大方的姿态,受到国民和幕府的赞扬。
当她28岁的时候,若宫已经成长到11岁,已经到了元服的年龄。于是在当年就被立为了太子,再过两年,后樱町天皇宣布退位,将皇位交给了后来被称为后桃园天皇的英仁亲王若宫,以30岁的年龄,告别了宫廷。
退居
以太上天皇的称号退居后,后樱町院一直活到了73年的高年,寂寞的日子在祈祷、书道、和歌与抚琴的时节里度过,她一生没有结婚,当然,也没有生育子女。
在她39岁的时候,侄子后桃园天皇也去世了,身后没有留下皇子,只有一位欣子内亲王,皇室的近亲兼仁亲王被迎为养子,以后作为光恪天皇继承了皇位,而欣子内亲王,则成了内定的中宫。历史上,留下了光恪天皇请教后樱町院关于帝德的有名问答,光恪天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在她的薰陶下成长为一位帝君的。
73岁的时候,后樱町院亡故了,身后的陵所在月轮陵。她的一生,是为了三个天皇而存在的,但关于女性的风雅和情怀,却只能在身后留一的和歌集中一窥踪迹罢了。
家庭
父亲
父亲是樱町天皇(1720年2月8日-1750年5月28日),中御门天皇第一皇子,母亲是关白太政大臣近卫家熙之女近卫尚子(中和门院),名叫昭仁。1728年立为太子,1735年接受父皇的让位。在他任内得到当时的将军德川吉宗协助,恢复了许多古代的朝廷仪式,包括曾在东山天皇时期复兴却又中断的大尝祭,以及新尝祭等其他的祭祀礼仪。同时,他在歌道的造诣也很高,留有出色的诗歌。由于他和圣德太子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被人称为是「圣德太子再世」。
母亲
母亲是称为准后女御的青绮门院舎子,是在少女时代就作为太子妃进宫的,即位不久,就遵从父亲关白之愿,作了樱町天皇唯一的女御,随后就产下了绯宫的姐姐,第一皇女盛子内亲王。而无法生育的她强行把八穂宫迎来做了养子,第二年更立为太子。再过了三年,年仅27岁、与幕府关系不好的樱町天皇就被逼退位了,仅仅6岁的八穂宫成为了新的桃园天皇,舎子顺利地成为了皇太后,而天皇的生母定子,不过只是把位阶进到了从三位而已。
在位要事
明和2年9月——发行五匁银
明和5年——五匁银停止使用。
明和8年夏——山城国以宇治为中心,神助参拜(お荫参り)大流行。
明和9年2月——明和大火(目黑行人坂大火灾)。为江戸三大火之一。该年灾害相继发生,有“明和九年为灾害年”的说法。
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太政官)(Da-jyou-dai-jin)だじょうだいじん,日本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定员一人,正一位或从一位。有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太政大臣官位相当于从一位,律令制中最高行政长官,别名大师,虽相当于唐代的相国,但基本上无任何特别职务,至飞鸟时代开设,于天智十年(671)由大友皇子(即后来的弘文天皇)成为第一任太政大臣,以后的太政大臣都由皇子担任,但到了孝谦天皇天平宝字四年(760),由权臣藤原仲麻吕进为太政大臣,至此太政大臣改由藤原氏任兼,而最后一任太政大臣是在明治四年担任的三条实美。
理论上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长官,但自从关白出现后,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为一个“荣衔”。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职。而织田信长在死后也被追赠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