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善林
人物信息
宝善林(1900—1965年)在北京天桥设跤场,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掼跤艺术:它以灵活多变、体型优美、解说幽默、文武结合加中幡的独特摔跤艺术模式,曾活跃于民国晚期和建国初期。之后又将此技法传给傅顺录、陈金泉、马贵宝、徐茂、石珍。其中还有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运动健将”称号。名徒
傅顺录——掼跤加中幡的唯一传人,将全部绝活又传给其子傅文友和傅文刚。傅文刚在北京宣武区文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掼跤加中幡的传统技艺得到了挽救与发扬。
人物故事
过去的天桥曾是各方艺人、各路英雄汇聚的地方,当然其中就不乏一些奇人逸事。
就说当年天桥有个摔跤的宝善林人称“宝三儿”,就曾以其高超的技艺而名噪一时。
当时每逢天桥的跤场一开,常常是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尤其是到了傍晚时分,每当轮到最后压场的宝善林上场时,则更是人声鼎沸,观众总是把场子围得水泄不通。
宝善林不但摔跤的技艺高超,令人折服。而且他的台风也非常好,讲究文明,从不骂人,更不傲慢无礼。他对观众非常客气,非常有礼貌。每回上场时,都要彬彬有礼地先向各位观众致意:“军界、警界、商界、民界,亦不论是工人、农民,都是此地的老师。诸位有钱的愿给几个就给几个;倘若万一没带钱的这回白瞧也没关系,只要站脚助威就表示感谢。”让过大家之后,他就开始摔跤。宝善林跤摔得的确漂亮,各种绊子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展示技术的同时透着潇洒,十分具有观赏性。因此总能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只是后来这种精彩地道的掼跤表演就几乎难觅其踪了。因为到了后来出现了掼跤比赛这种形式。虽然当时尚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好手。但是更多一般的摔跤手在比赛中则是只会相互角力,撕拉挒拽,真正的摔跤功夫反而发挥不出来了,自然让人觉得没什么瞧头了,就这样,慢慢地就失去了观众。当然这是后话。
就说发生在宝善林身上的有这么一件事非常耐人寻味。当年有一段时间常去看宝三儿摔跤的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比较特别。他文质彬彬的像个知识分子,每次来的时候总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别人摔跤时他们从来不看,可是只要每天一到宝三儿该上场了,他们必定到场观看。而且每次他们给钱都很大方,一般都是给一元钱或五角钱什么的,反正总比别人给几分钱的要多得多。日子久了,宝三儿也与他们熟识了,有一回宝三儿就问那位老先生说:“您总上这儿来,是
不是喜欢这个呀?”老先生说:“不是。”宝三儿又问:“这小伙子是……”老
先生说:“他是我孙子。”宝三儿说:“您老带着他来,是不是他喜欢呢?”老
先生说:“也不是。”宝三儿说:“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都不喜欢,那你们为什么天天来看呢?”老先生说:“我们天天来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听老先生这么一说,宝三儿更是大惑不解了,看摔跤怎么能给孩子治病呢?老先生说:“这孩子得的是肺结核(当时这种病不是很好治——注),但是为什么带他来看您这跤呢?因为您这跤摔得潇洒自如、精彩漂亮,孩子看了就高兴,身心都受到触动,都得到放松,就能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对帮助他恢复健康很有作用。那为什么不看前几位的摔跤呢,因为前几位摔跤时太较劲,孩子看了不舒服,对身体反而没有好处。”就这样,这爷孙俩天天来看宝善林的掼跤表演一直看了大约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这个故事不禁令人惊奇地发现其与当今流行的音乐疗法竟会有着如此的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之处仅在于一文一武的分别而已。可见,即使像掼跤这类看似本应对抗性比较强的运动形式,一旦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它便已成为一种艺术,同样可以令人赏心悦目,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甚至给某些慢性病患者带来辅助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