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将领)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 ,是 秦国少壮派中较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 韩王安、灭亡 韩国后,秦王政派 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 漳水、 邺城,李信则出兵 太原、 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 燕国太子 燕太子丹派刺客 荆轲到 咸阳,以献 督亢地图和 樊於期首级为名,准备行刺秦王政。结果荆轲行刺失败,被秦王政所杀。秦王政得知是燕国派人行刺他,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等攻打燕国。
攻伐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领先遣部队最先抵达 易水河畔,以轻装骑兵突进大败 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 蓟城(故治在今 北京市)坚守。不久,王翦率领大军抵达并攻克蓟城, 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 辽东,李信率军紧追不舍。代王 赵嘉致信给燕王喜说:“ 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 辽宁 太子河),当时李信带着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到 衍水。 此时燕王喜派人斩杀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级献给秦国,但李信与 王贲却没有停止进攻,此役之后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俘虏燕王喜, 燕国灭亡。
兴师伐楚
秦国横扫六国, 势如破竹,先后灭亡韩、赵、魏三国,并数次击败楚军。燕王喜逃亡被灭后,秦王政打算攻灭 楚国,完成统一霸业。秦王政知道李信十分勇猛果断,有一天便问李信说:“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算一下,需调用多少军士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赢政又问 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赢政就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李信的话是对的。”于是便派李信和 蒙恬率军二十万向南进发攻打楚国。王翦因秦始皇不采纳他的意见,就推托有病,回到家乡频阳养老。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 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 寝丘(今 安徽 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 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 城父(今河南 平顶山市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 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后悔自己没有采用王翦的计策,而任用李信使秦军蒙受耻辱,并请求王翦复出。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大军取道 陈丘以南抵达平舆。楚国人闻讯王翦增兵而来,便出动国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军。王翦下令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楚人多次到营前挑战,秦军始终也不出战。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安抚慰问他们,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 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翦派人打听:“军中进行什么嬉戏啊”回答说:“军士们正在玩投石、跳跃的游戏。”王翦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了。”此时楚军既然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王翦即率军尾追,令壮士们发起突击,大败楚军,直至 蕲县之南,斩杀楚国将军 项燕,楚军于是溃败逃亡。王翦乘胜夺取并平定了楚国的一些城镇。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俘楚王,楚国灭亡。
平定燕齐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 辽东,俘虏燕王喜, 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 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突然攻入都城 临淄, 齐国国民中没有敢于抵抗的。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于是便投降了。但是秦国却将他迁移到共地,安置在松柏之间,最终被饿死。齐国人埋怨君王田建不早参与诸侯国的 合纵联盟,而却听信奸佞、宾客的意见,以致使国家遭到灭亡,故为此编歌谣说:“ 松树啊, 柏树啊!使田建迁住共地饿死的,是宾客啊!”恨田建任用宾客不审慎考察。
主要成就
秦历 | 西历 | 农历 | 内容 |
---|---|---|---|
秦王政十九年 | 公元前228年 | 癸未年 | 李信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一举攻破赵国 |
秦王政二十一年 | 公元前225年 | 乙亥年 | 李信率军于易水击破燕国太子丹军队 |
秦王政二十二年 | 公元前225年 | 丙子年 | 李信率军攻打楚国平舆为楚将项燕所败 |
秦王政二十五年 | 公元前222年 | 己卯年 | 李信与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 |
秦王政二十六年 | 公元前221年 | 庚辰年 | 李信与王贲攻灭齐国 |
历史评价
秦始皇:“李将军果势壮勇。”
司马迁《 史记》:“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
轶事典故
征楚败因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攻楚,大败而归,被世人诟病,认为其年轻气盛,轻敌妄为等等。其实其中另有内情。仔细观察其行军路线:先是向南攻平舆,在河南今河南 驻马店市 平舆县,然后向北攻鄢(河南 许昌 鄢陵县),然后向东南攻郢(郢陈,在今河南 周口市 淮阳县),最后向西到 城父(河南省 平顶山市)。而此时,鄢、郢、城父,都为秦国所控制,并非楚国的属地。其中原因,历史学家 田余庆曾经分析过,最后结论是:正当李信和蒙武所统领的秦军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准备乘胜进攻楚国的首都 寿春,一举攻灭楚国时,身在郢陈的 昌平君起兵反秦,攻占郢陈,切断李信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进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考古发现
1975年, 湖北 云梦县睡虎考古发掘出的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竹简 ,只证明了昌平君在那一年叛乱,但并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田余庆先生的推测。从史记正文来看,如果主要责任不在于李信,秦王自然没必要更换统帅,更不必亲自去请当时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但不论如何,李广祖先李信的光辉历史就此打住,其人在《 史记》中无专门传记,只在《白起王翦列传》中简洁地记了几笔,身后也毫无消息。《 白起王翦列传》中说到王翦南下平 百越之后,又接着说:而王翦子王贲,破定燕、齐地。李信在王贲麾下,为平定燕、齐做出了贡献。
李信的结局不外有三:一是老死或病死;二是赐死;三是战死。但可以肯定,李信没有造反,否则李信的后代不会平安繁衍在 陇西。
高适诗曰: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虽说的是李广,但也可以套用在李信身上,更是说从古至今的将军。
亲属成员
先祖: 李宗,魏国大夫;
祖父:李崇,秦国 陇西太守,封南郑公;
父亲:李瑶,秦国 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后代: 李广, 汉朝陇西都尉、骑郎将、右北平太守、 郎中令、 后将军。
史籍记载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
《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