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蒂克
简介
出生于柏林。他的作品构成了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文学与浪漫主义运动的纽带。蒂克的小说、民间故事及戏剧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相信世界可以通过高尚的艺术得到救赎。他的作品以反讽为特色,并经常描述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蒂克流行的民间故事《金发艾克贝尔特》(1796年),塑造了一位在幻觉和现实之间迷失自己的角色。小说《弗朗茨·斯滕巴漫游记》(1798年)中,他描述了一位年轻艺术家天真率直、无忧无虑的生活及旅程。蒂克通过其讽刺喜剧使德国戏剧恢复活力,比如《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1797年),嘲讽了多愁善感的人。他晚年致力于翻译,并与浪漫主义渐行渐远。
生平
1773年5月31日,蒂克出生在柏林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里,1782至1792年,就读于弗里德里希斯韦尔德尔人文中学,1792至1794年,在哈勒、格丁根、埃尔兰根的大学学习神学、历史、语文学和英语文学。他最初受作家和出版商弗.尼科莱的委托写启蒙小说,1795至1796年他发表了《威廉.洛韦尔先生的故事》(三卷),写一个英格兰青年在“自私”的社会里为追逐自身利益而最终杀人犯罪的故事,这是一部侧重心理描写的、伤感的书信体小说。
1794年蒂克结婚。他从学生时代就认识艾米丽——他的妻子。但她不理解丈夫及其艺术,和他的朋友们无话可谈,她成了蒂克文学圈的障碍。
1796年秋,他发表了他的朋友瓦肯罗德尔所著的《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心迹剖白》,蒂克作了文字加工并增添了前言和“在罗马的德意志青年画家致纽伦堡友人函”等(1814年第2版又删去)。这是瓦肯罗德尔偕蒂克于1793年去纽伦堡旅行的收获,以意大利艺术家传记作者瓦萨里的笔法写了十四篇短文,他崇敬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视拉斐尔的绘画为笃信宗教的内心化的艺术的典范;称音乐为“诸艺术中的艺术”,带给我们“真正的灵魂的欣快”;他认为体验音乐是崇拜,艺术享受是奉献身心的过程;艺术创造要求敬畏与虔诚;赞成中世纪和古德意志的艺术(纽伦堡的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所述造型艺术观仍受温克尔曼的影响:即适度、明确、简朴的理想,但不同意莱辛在《拉奥孔》里以及歌德和席勒从美学角度对艺术所作的分门别类;他称赞这样的艺术作品,认为在其中艺术门类的界限模糊,音乐、绘画和诗艺不仅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替换。此书因而被称为第一部浪漫派纲领性作品,也影响蒂克转向浪漫派。同年,蒂克发表《民间童话》,其中有根据流传素材新编的《美丽的玛格洛涅》、《蓝胡子骑士》、《穿靴子的猫》、《卡尔.冯.贝内克》、《海蒙四子女》以及自创的《金发艾克贝尔特》,后者是第一篇蒂克式情调化的杰作,以兄妹成亲及毁灭为素材,昭示“现代”生活破坏友谊与爱情,危害未割裂的人的天性,赞美“林中幽居”这一浪漫派主题。
蒂克和瓦肯罗德尔曾打算写一篇丢勒时代的古德意志故事,由于瓦肯罗德尔病危,便由蒂克独自创作了艺术家小说《施特恩巴尔德的游历》(1798)。蒂克的创作引起聚集在耶拿的早期浪漫派作家的重视,1799年他赴耶拿,同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谢林、布伦坦诺交往,也同歌德和席勒交往,但歌德对蒂克的艺术主张始终持拒绝态度。同年他又发表瓦肯罗德尔的遗稿《致艺术之友的关于艺术的幻想》,主要涉及音乐,称音响艺术为“渎神的清白”、“可畏的、神谕般模棱两可的昏暗”、“既是神性又是危险”。此后,蒂克又根据民间话本的素材创作诗体悲剧《圣格诺韦法的生与死》(1800),1807年6月在萨尔茨堡首演;继而发表喜剧《奥克塔维亚努斯皇帝》(1804),第一部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试图以戏剧形式披上譬喻的外衣阐发他的浪漫派诗论,其中序幕最著名,但歌德斥之为“散乱”。
1804至1806年,他去意大利,于1812至1816年间发表《方塔苏斯》(三卷),这是一个童话、小说、话剧和新奇故事的集子,其中作品纳入一个构成框架的小说里:受过教育的男女青年晚问聚会朗读并交谈,写作手法由浪漫转向写实。1817年,蒂克赴英格兰和法兰西,1819年起定居德累斯顿,1825年受聘任宫廷剧院戏剧顾问,举办著名的朗读晚会。晚期小说有《塞文山骚乱》(1826)、《青年木匠师傅》(1836)、《生活的充裕》(1839)、《维多利亚.阿科隆博纳》(1840)。他继承施莱格尔的未竟事业,在他的女儿的协助下,把莎士比亚的戏剧译成德文。1841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召他赴柏林。在柏林渡过余生,而且像在德累斯顿一样,成为文学界的中心。1853年在柏林去世,人们说,浪漫主义之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