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夏普莱斯
巴里·夏普莱斯 - 简介
在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巴里·夏普莱斯教授却独辟蹊径,开创了催化不对称氧化反映的研究。
夏普莱斯教授于1941年出生于美国费城,196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 W.M.Keck 化学教授。1980年,夏普莱斯及其合作者发现:在少量四异丙氧基钛(IV)和光学纯的酒石酸二烷基酯存在情况下,叔丁基过氧化氢能够高度立体选择性地将烯丙醇中的碳碳双键环氧化得到铪氧醇(一类活泼的手性中间体)。 夏普莱斯反应极富规律性,可以用于预测反应的主要产物,并且能用分子筛控制。
巴里·夏普莱斯 - 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的成就是开发出了用于氧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许多分子具有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互为镜像,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形态比喻成人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具有这样形态的分子被称为“手性分子”或“手征性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一种镜像形态通常居支配地位。但是,手性分子所具有的两种形态,在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别。比如,在人体细胞中,手性分子的一种形态可能对人体合适有用,但另一种却可能有害。药物中常常含有手性分子,这些手性分子两种镜像形态之间的差别甚至关系到人的生与死,如20世纪60年代就曾因此造成过酞胺哌啶酮(一种孕妇使用的镇定剂,已被禁用)灾难,导致1.2万名婴儿的生理缺陷。因此,能够独立地获得手性分子的两种不同镜像形态极为重要。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1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奖金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