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华 - 王乃樑
王乃樑

王乃樑

王乃樑,教授。福建闽侯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曾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讲师,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地理系主任、地貌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地貌学会工作委员会委员。专于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结合沉积学研究地貌发育,倡导从地区地貌特征研究新构造运动,预测地震活动。撰有论文《法国罗瓦河下游上新世--更新世松散沉积的岩性与古地理》(法文),参与编著《中国自然地理学》丛书中的"中国的地貌研究”部分(英文)。
展开

王乃樑 - 个人简历

1916年10月7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93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学系。后留任助教

1945年—1948年初,任清华大学地学系教员。

1948年夏—1951年秋,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

1952年初—1952年夏,在清华大学地学系任讲师。

王乃樑

1952年秋至今,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任副教授、教授。

王乃樑 - 职业生涯

为了祖国的建设

1948年,王乃梁先生考取了公费留学法国,进巴黎大学自然地理与动力地质教研室学习。在那里有学者A.喀约,他是国际著名的沉积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也是地貌学家,也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王先生考虑到地貌学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从地貌的作用外营力来说,一是侵蚀作用,另一个是沉积作用,相应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两大类,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在当时,地貌学家多数注意研究侵蚀地貌,而研究堆积地貌的较少,即使做了一些研究,也只是在形态特征上进行了一些描述,很少从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沉积构造和动力作用去深入研究。王先生选择了把沉积学和地貌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方向,认为这将为地貌学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951年,王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他的论文“罗瓦河下游晚新生代沉积与古地理”,受到了法国著名的地貌学家J.特里喀尔的重视,立即在他主编的《动力地貌学》杂志上刊出,这时,祖国已经解放,新中国已经成立,留法的爱国学生恨不得立即插翅飞回祖国,为人民效劳。王先生也不例外,他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优厚条件和深造的机会,偕同他的夫人一道,于1951年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积极倡导沉积相的研究

王乃梁教授回国后,用他在法国学到的,以相关沉积研究地貌的原理和方法,在华北地区从事沉积相和地貌的研究,并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用沉积学方法研究地形发育”一文,详细介绍了沉积物统计方法和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与地貌发育的关系。这种方法将不同空间的地貌发育统一起来研究,扩大地貌学研究的视野,引起地貌学界的重视。对于碎屑沉积物颗粒形态的量计工作和颗粒形态特征与搬运介质之间的关系,王先生有较深入的研究。50年代初,他就认为影响碎屑沉积物颗粒形态特征的重要因素是沉积环境和相应的动力作用。不同的沉积环境,有不同的颗粒形态特征。例如,河流中砾石大多沿河床底部向下游滚动,常呈滚圆状,而海滩砾石在波浪作用下,主要是沿岸坡发生往复运动,故砾石多呈扁平状。根据砾石形态的野外量计得到的定量数值,可以恢复古地理环境,从而对地貌发育的历史过程研究有了定量标志,这种方法至今仍在地貌研究中被运用。

王先生不仅注意野外调查研究,而且很重视实验室分析。例如,对石英砂的形态特征,通过实验分析研究,可分辨出搬运介质和确定沉积环境。他还制做了一套不同沉积环境(河流、海洋、风、冰川)的标准石英砂样。这套石英砂样,在当时的地貌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石英砂形态特征的研究,已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手段,促进了研究内容的进展。

“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建国初期,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国家需要大批各种专业的建设人才,当时大学地理系的教学体系和规模都远不能适应国家的需要;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的地貌学专业,除了南京大学在自然地理专业中设立了地貌专门化外,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地貌学专业。为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决定在北京大学地理系首先创办地貌学专业,王先生承担了这一艰巨任务。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王先生认为,首先是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把青年教师送到有关院校进修培养,并给予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在实践中一边培养,一边提高,一边使用,逐渐地就形成了一批得力的教师队伍。

王先生自己在教学上非常认真,对他的讲稿都要仔细推敲。所以他的讲课内容之丰富,逻辑之严密,语言之准确,在教师队伍中实属少见,如把王先生的讲课笔记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好文章。

野外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选择一个理想的教学实习基地,王先生查阅了许多文献,拜访了一些同行专家,并亲自到野外调查,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后,他决定在山西省大同县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直到今天,北大地理系学生和地质系的部分学生,仍然在这里进行地貌学教学实习。

王乃梁教授在庆祝北大地貌专业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看到他的学生在祖国各个岗位上做出的成绩,欣喜地说:“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是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建设人才。

开创新构造研究

王乃梁先生在华北研究沉积相时,从北部的怀来盆地到南部的渭河盆地,行程1000多公里,穿越了七、八个地堑盆地。这次野外调查使他对盆地的形成、排列方式和发育历史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此王先生又和新构造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从新构造运动角度研究地貌发育的倡导者之一。

1957年,他和苏联专家在银川盆地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贺兰山山前洪积扇上有一高约7—10米的陡坎,苏联专家认为,这条陡坎呈北北东走向,和黄河流向一致,可能是古黄河摆动侵蚀形成的。王先生则认为,这个陡坎应是贺兰山山前断层活动所成。事隔20年之后,通过大量的地质、地貌和地球物理等工作,证明这个陡坎不仅是由于断层活动形成的,而且在全新世期间还有多次活动。

王先生在研究新构造和地貌的同时,也很注意外力对地貌的塑造作用。他经常提醒后学,地貌是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新构造对地貌形成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外力作用也不可忽略,研究新构造地貌时要注意剔除外力的影响。

在60年代初,国外文献有的把河流阶地的级数简单地当作地壳运动上升的次数,而阶地上的沉积物厚度当作两次上升间的地壳下降幅度。王先生指出这种简单的对比是不全面的,河流阶地的形成固然和构造运动有关,但气候变化也可导致河流从加积转为下切而形成阶地;河流在正常情况下也能沉积一定厚度的沉积物。王先生这种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深为大家的钦佩。

王先生为了把新构造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早在1958年就参加三峡大坝的新构造研究,1965年又参加雅砻江水电站的新构造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他又积极倡导为地震长期预报工作服务的新构造研究。20年来,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北大新构造地貌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对邢台地震、通海地震、昭通地震、海城地震、龙陵地震、平武地震、唐山地震等大地震区都进行现场调查和新构造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为地震预测提供了许多重要科学资料,而且对新构造地貌的理论和方法也提出许多重要见解,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王先生对新构造的研究成绩卓着,被国际地理学会构造地貌委员会聘请为委员。

王乃樑 - 甘为人梯

王乃梁先生不仅教学成绩卓着,科研硕果累累,他帮助后学甘为人梯的精神更是有口皆碑。不管是校内或校外的来请教王先生的都是有求必应,送到他手中的着作、论文或译稿都逐字逐句地认真修改,如果需要什么资料,他不但告诉你到什么杂志上去查找,有时还把自己尚未发表的手稿或译稿毫无保留地送给你。王先生和青年一起做过许多研究工作,在讨论科学问题时,他总是听取不同意见,只要有充分的科学资料和事实根据都将受到尊重。王先生在成绩面前又总是谦让,有一次王先生在野外工作观察到一些很重要的新构造现象,并有一些重要见解,回校后他把在野外看到的和自己的想法告诉年轻,希望进行深入研究。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很快取得较好成绩,研究成果在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得到与会者的好评,建议研究成果在《中国第四纪研究》上发表。这时王先生主动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并说:具体工作是年轻做的,他们署名放在前面才公正。

王先生在带领年轻进行科研时,自己先在前头开路,一旦摸索到一点苗头,他又把年轻人推到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去闯。在王先生的指导下,北大地貌教研室确实有一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在构造地貌、沉积相、寒冷气候地貌和第四纪研究等方面都做出成绩,其中有些方面在国内地貌界可称得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当然这些成绩除了和们自己努力有关外,也和王先生的甘为人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地理学、地貌学与第四纪沉积学的科研和教学事业;是中国构造地貌学和第四纪沉积学主要奠基人。他倡导将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紧密结合,从第四纪沉积中提取有关地貌发育的信息,并用构造活动和气候演变的观点来探讨地貌发育过程与原因;在新构造与构造地貌、现代沉积与环境的理论与实践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乃樑 - 主要着作

“一些沉积学方法在区域地形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学报》,1955年,21卷1期。“南口山前平原地貌与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其对于新构造与气候变迁的反映”,《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3期。

“中国新构造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报》,1981年,36卷2期。

《中国自然地理·构造地貌》,科学出版社,1982年。

《构造地貌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与动向》,科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地貌特征与演化》,海洋出版社,1993年。

《山西地堑系新生代沉积与新构造地貌》,科学出版社,1996年。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