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近代历史 - 陈英士
陈英士

陈英士

陈英士(1878—1916)湖州人,是同盟会主要骨干之一,曾任沪军都督。 民国2年(1913)袁世凯阴谋称帝,陈英士奋起讨袁。失败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在上海组织反袁武装暴动。民国5年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6年5月18日安葬于湖州。
展开

陈英士(1878—1916)湖州人,是同盟会主要骨干之一,曾任沪军都督。 民国2年(1913)袁世凯阴谋称帝,陈英士奋起讨袁。失败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在上海组织反袁武装暴动。民国5年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6年5月18日安葬于湖州。

陈英士 - 个人简介

陈英士,又名其美,吴兴(湖州)人,一八七七年十二月(清光绪三年)出生于一个富商的家庭里。陈英士从小很聪明,喜欢读书报,渐渐懂得了一些国家大事。甲午战败,清廷对日割地赔款,他感到非常愤慨,毅然辞去了当铺职务,奔向当时救国运动和新学运动中心上海,投身于这伟大的时代潮流里。一方面锐意研究科学,增进知识;另一方面广求同志,开始革命活动。一九Ο五年,他去日本留学,结识了许多同志,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次年,他从日本回国,在上海联络东南各省志士和计划军事起义,谋在浙江大举。不料,机密被泄露,机关遭破坏,革命受到了打击。但他不灰心,又和上海党人宋教仁等组织中部同盟会干部,建立长江各省革命势力。陈英士除了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外,还创办了《中国公报》和《民生丛报》,鼓吹革命,影响很大。

陈英士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即辛亥年),广州起义失败,八月,湖北党人发动起义,也终于失败,革命形势非常危急。陈英士得知消息后,立即在南京和杭州,与志士谋策,决定上海领先发动,杭州随后响应,以支持全国革命。于是,他从杭州回到了上海,发动进攻制造局。他自己徒手入制造局向驻军开导,被驻军扣留,用铁索把他锁在椅子上,外边的同志以为他已遇难,非常 悲愤,进攻愈烈,到了第二天,攻破制造局,才把他营救出来。各同志齐集会议,一致拥护陈英士任上海都督。孙中山后来追述此事时说:“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清廷见大势已去,派了内阁总理袁世凯南下议和。袁世凯勾结帝国主义,两面三刀破坏革命。在窃取了总统职位以后,阴谋自己称帝。陈英士曾对袁说:“凡有倾覆共和者,我必反对之,拥护共和者,我当扶之。”陈英士赞同孙中山“革命须求彻底成功,决不中途妥协”的主张,拥护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并积极为孙中山讨伐袁世凯提建议。袁世凯于一九一六年元旦粉墨登台称帝,举国愤慨。不久,蔡锷等志士便在云南揭起了讨袁的义旗。云南起义成功,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党人纷纷响应。消息传到了上海,陈英士非常兴奋,这时他已积劳成疾,但仍坚持做应援工作。袁世凯对他非常害怕,要用重金诱使他离沪。未能得逞,乃使人暗杀。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八日,陈英士在自己住宅的客厅里,被歹徒枪杀,年仅四十岁。

陈英士 - 个人生平

陈氏原先祖籍为河南郑州,后向安徽南迁,到了明朝中叶,祖先的一支到吴兴县(今湖州市)东林乡定居,成为那里有名望的家族。东林乡是湖州菱湖区的一个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村旁有东林山,层峦叠翠,景色清幽,为湖州一景。

陈氏于明末从东林迁居湖州城市,在府学前(即现在人民广场前路)营建住宅“五昌里”,规模较大,取“五世其昌,螽斯衍庆”之意。现原址极大部分已改建成湖师附小。陈氏家人的传统按辈份取名,规定为“延、其、祖、泽、绍、乃、家、声”八个字。陈其美的父亲名陈延佑,是“延”字辈。其有三子,长子陈其业,字勤士,即陈果夫、陈立夫之父。次子陈其美,字英士。三子陈其采,字蔼士。

陈英士,1876年出生于湖州。清光绪10年冬。一天,七岁的陈英士和七八个儿童,在海岛广场嬉戏玩耍。其时风劲草枯,儿童之一突发奇想,觅得火种,背风点燃枯草。顷刻间,风扇火,火乘风,火势急速蔓延,三面包围群儿。众儿童奔跑着,欢呼着,兴奋异常。突然,一儿童摔倒于地。烈火汹涌地向他扑来,很快烧着了他的衣服、头发。其他儿童都非常害怕,狂奔着逃走了。火网中的小儿虽想高声呼叫,但热浪冲喉,喊不出声。正危急时,陈英士不顾一切冲入火中,扑在小儿身上,抱起他翻滚着逃离火场。站起身一看,所幸两人都无大伤。10岁时,他和一群儿童到海岛广场上去放马。突然,一匹马向陈英士快速跑过来,儿童都感到害怕。只有陈英士从容地向后退了数十步,将要被追上的时候,他突然伏地不动。马失去目标,转身回到了马群中。陈英士站起身,狠狠地打了马,马奔跑着逃走了,陈英士竟然没事。13岁辍学就商,到崇德县石门镇即今桐乡市崇福镇一家当铺善长典当学徒,在当学徒的时候,陈英士有时间就练习书法,不满一载练就一手好字。有时,他得假外出,就浏览当地公共设施,回来后向师兄弟大发议论,评论其得失利害。

他对风俗人情尤为注意,认为民间拜佛迷信等行为荒谬可笑。为此他常常和那些取笑他的同伴们辨论到深夜。这个时期,他阅读了大量新旧书籍。他通过书报了解世界大事与国情。他读得很广泛,就是医学、教育……也都阅读不倦。这就补偿了他童年读书不多的缺陷,也使他初步从书报中受到了民主思潮的熏陶。他16岁那年,正逢旧历12月23日城隍诞日,前来城隍庙祈拜者成群结队。他走到地狱殿,趁人不备,挟着面目最凶恶的一个小土偶出来,把它放在小便处,并嘲笑说:“你无端受百姓的香火已久,现在罚你守厕所。”次日被人发现,把土偶送回庙里。他大怒,仍然把它拿回来毁坏,投入溺池。10年后辞职到上海一家小丝绸企业当助理会计。1906年,由其弟陈蔼士的资助,东渡日本,入警监学校。当时正值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并吸收了陈英士。陈英士和当地会内成员秋瑾、徐锡麟等都建立了革命友谊。

1908年春陈英士回到上海,在沪浙京津等地联络党人,积极从事推翻腐败的满清政府的民主革命。1909~1910年先后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报》、《民声从报》,并协助于右任、宋教仁等筹办《民立报》,进行推翻满清的革命宣传。1911年他同宋教仁等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为庶务部长。同年陈英士与黄兴等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策划长江流域发动革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陈英士领导江浙革命党人立即响应,联络上海商团于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攻打满清政府设在上海的兵工厂即江南制造局,在决战中陈英士冒险只身进入制造局,不幸被扣,后经军民激战,第二日晨攻克制造局,陈英士才得救,上海宣告光复,陈英士被公推为上海沪军都督。陈英士一面迅速安定上海社会秩序,一面调度兵力,财物支援苏、浙、皖三省重要城市,全力进攻南京,最终取得胜利,使处于危机的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同年二月,满清皇帝退位。不久,孙中山被迫让位于袁世凯。当时上海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都市,袁世凯一心要攫取、掌握上海,对陈英士采取调虎离山之计,调陈英士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工商部长,陈英士拒不就取,并辞“沪军都督”。面对袁世凯的卖国和复辟,孙中山起兵讨袁,举行反袁的二次革命,陈英士极响应,被推为上海讨袁总司令,宣告上海独立。但两个月后即告失败,孙中山先生避居日本,重整革命阵线。1913年11月,陈英士在东京支持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1914年七月,孙中山重建中华革命党,陈英士成了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准备新的反袁斗争的得力助手,并被任为“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在爱国华侨中积极筹集革命资金。

为了发动新的讨袁运动,陈英士奉孙中山之命,先后多次回国,往返奔波,不幸受挫,贫病交加,袁世凯多次想以巨款收买他,而未获成功。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和卖国求荣,更加激起了革命党人的义愤,陈英士再次回国讨袁,主持长江中下游的军事行动,一度在上海主持党务,并任沪凇长官司令。其间曾参与策划暗杀袁世凯爪牙、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发动肇和兵舰起义,都没有成功。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鄂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后,陈英士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在江南多次发动反袁军事行动,与蔡鄂遥相呼应。袁世凯对陈英士的民主革命活动为恨之入骨。

于是,袁世凯决定用暗杀手段来除掉这个心腹大患。1916年5月18日,袁世凯收买爪牙,重赏700,000银元。当日,陈英士为了筹措革命经费,下午冒险到上海萨坡赛路14号签订合同,结果中计被枪杀,年仅39周岁。当时,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得到噩耗赶到现场,抚摸他中弹的额头,痛哭失声地说:“英士,你安息吧,一切重担由我负责!”并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示哀思。

陈英士死后,孙中山先生和唐绍仪在《请国葬陈英士书》中说:“溯陈君之子生平,光复以前,奔走革命,垂十余载,其间慷慨持义,联辍豪杰,秘密勇进,数濒危殆,凡属同志,类能称述。辛亥之秋,鄂师即举,各省尚多迟回观望,陈君冒诸险艰辛,创义于沪上,尔时大江震动,纷纷反正者,沪军控制咽喉有以促之也。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而饷械所资,率取于沪军,陈君措应裕如,士无匮乏,此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这是孙中山先生对陈英士的最高评价。

陈英士死后一个月,孙中山先生又写了祭文,对陈英士致以沉痛的悼念,情真意切,是孙中山先生平时所写祭文中很少见的一篇力作。祭文如下:民国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孙文谨以清酒庶羞,敬奠故都督陈君英士之灵曰:呜呼英士,生为人杰,死为鬼雄。唯殇于国,始与天通。亡清季年,呼号奔走,频死者三,奇功卒就。东南半壁,

君实锁钥,转输不匮,敌胥已挫。孤怀远识,洞烛奸宄,好爵之縻,避之若浼。贼恶既淫,更张义师。奔虽云殿,自讼责辞。毖后惩前,文厉主张。彼忌文者,谬诋为狂。君独契文,谓国可救。百折不挠。以明所守。疾疢弥年,未尝逸暇。我志郁伊,赖君实笃。君总群豪,与贼奋搏。百怪张牙,图君益竭。七十万金,头颅如许。自有史来,莫之或匹。君死之夕,屋欷巷哭。我时抚尸,犹弗瞑目。曾不逾月,贼忽暴殂。君傥无知,天胡此怒。含笑九原,当自兹始。文老幸生,必成君志。呜呼哀哉,尚飨。”

在1917年5月18日,陈英士遗骸归葬于湖州南郊碧浪湖畔之岘山南麓。其后,许多“文人”楹联于墓区上方的六角亭(雄跨亭)。一联为:“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当春秋佳日,歌笑于斯。”另联为:“天外落英多,岁岁年年,黄花岗畔;眼前秋士感,风风雨雨,碧浪湖边。”他们以此来纪念陈英士。墓前有陈英士自撰对联:“扶颠持危,事业争光日月;成仁取义,俯仰无愧天人。”墓道前的牌坊上正中是孙中山手写“成仁取义”,左边横额为林森题的“浩气长存”,右边横额为蒋中正题的“精神不死”。中门对联由蔡元培题的:“轶事足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两旁由于右任其是对联题写的对联:“春尝秋禘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

陈英士烈士是湖州人民的骄傲,他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陈英士 - 陈英士烈士墓

陈英士烈士墓位于湖州城南l公里许的碧浪潮畔、岘山南坡。陈英士(1878—1916)湖州人,是同盟会主要骨干之一,曾任沪军都督。 民国2年(1913)袁世凯阴谋称帝,陈英士奋起讨袁。失败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在上海组织反袁武装暴动。民国5年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6年5月18日安葬于湖州。

陈英士烈士墓,始建于民国7年,“文化大革命” 中遭严重破坏。1984年国家拨款按原样重新修复,1985年举行重修落成典礼。英士墓由墓、墓道和石碑坊三部分组成,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穴呈正方形,正面刻着“气壮山河”4个大字,系近代湖籍著名书画家王一亭之子王善意所书。墓顶上雕塑着中国国民党党徽。墓前花岗石墓碑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陈公英士之墓”6个大字。

墓道长201米,两旁植翠柏、冬青、广玉兰。陵墓的中央平台,有一大型石品驮着巨碑,碑上刻有孙中山撰、刘三写的“诔词”四言212字,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陈英土的高度评价。墓道起点处,是12米购见方的牌坊平台,矗立着一座高6.25米,宽7.2米的石牌坊为叫四柱三间冲天式,中心匾额“成仁取义”为孙中山所题,左边横额“浩气长存”是林森手笔,右边横额“精神不死”系蒋中正所书。牌坊的四根立柱上刻有两幅楹联:中间是蔡元培的楹联:“软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边子房一流”,两旁是于右任的手笔:“春秋礻帝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 岘山之巅有建于元代的“雄跨亭”,亭额为元代湖籍大书法家赵孟兆页所书。亭柱上的楹联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当春秋佳日,歌哭于斯”。陈英土名其美,该联将“其美”、“当斯”,镶嵌于首尾,讴歌陈英士。

陈英士 - 陈英士故居

在湖州府学前五昌里。陈英士,湖州人,名其美、辛亥革命烈十。其故居在湖州市内北门海岛即今人民广场南白地街西侧与广场前路昔称府学前相交处五昌里。原有3道门。文道口玉泉井亭已拆边为第一墙门,进门有一小庄院,面对小院有一楼屋,下面是厅,厅后面是起居间,为陈英士出生处,称“老五昌里”。第二墙门在其西区府学前南侧,天宁寺旧址,即今湖州师范专科学校。大门上有泥塑“五昌里”三个楷字。进门大并里有常青树数株,半墙上有“锦峰起秀”四个颜体字,过半墙有楼房,此楼便是陈英士侄果夫、立夫出生处。第二墙门名“五昌东里”,在白地街今湖州师范附小大门北约10米处。该居处是清末民初建筑,厅名“存诚堂”,当年陈英土追悼会在此举行。陈英士在“五昌里”度过儿童和少年时代,15岁时离家走向社会,故居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毁

陈英士 - 相关影视

30集电视连续剧《陈英士》由湖州电视台等单位投拍。陈英士是辛亥革命和民国初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1903年,陈英士离开了石门镇善长典当铺来到上海,在上海结交了张静江、蔡元培、徐锡麟等很多革命人士,更激发了他对腐朽当朝政府的不满。1906年,他赴日本留学认识了孙中山等。同年冬天参加了同盟会。他与房东原田的女儿美津子结下了友谊。1908年,受孙中山派遣,陈英士决定回国,美津子为阻止陈英士回国,跳海自尽。陈回到上海,创办刊物,广交商界、新军的各路豪杰,成为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传奇人物。他参加了辛亥广州起义、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光复上海和讨袁的护国战争。袁世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派人暗杀了陈英士。

该剧将通过陈英士的革命经历,展现辛亥革命和反袁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精神风貌。该剧由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

陈英士 - 相关连接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袁世凯    同盟会

陈英士 - 参考资料

1·《陈英士》 作者:浙江省政协文史委编  出版社:浙江人民 

2·《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作者:何仲箫编     丛编项: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五十三辑

3·http://trip.sotrip.com/tour/newsotrip/sotrip_dest/destination_home/china/zhejiang/huzhou/chenyingshilieshimu/collectivity_intro.htmlcanedit=no

更新日期:2024-12-0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