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国地理家 - 李春芬(地理学家)
李春芬(地理学家)

李春芬(地理学家)

李春芬(1912年10月10日—1996年),江苏兴化白驹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近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33年,考入中央大学外语系。1934年,转入地理系。193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40年,转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生院受教于地理学家泰勒(G.Taylor)教授。1943年,获加拿大第一个地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44年,进美国内政部地名局工作。1952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出任地理系首任系主任,并在担任该系主任26年的时间里,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建成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理系科。研究涉及自然地理、自然区划、理论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区域地理等学科领域,其中以世界区域地理的成果最为卓著。2018年5月14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李春芬当选。
展开

个人经历

1912年10月10日,生于江苏省兴化县(现大丰县)。

1933年—1935年,考取中央大学外语系,先在外语系学习一年,后转至地理系。

1937年—1939年,地理系毕业留任中央大学助教,同年中央大学西迁重庆沙坪坝。

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第7届留英公费生旋因欧战爆发暂缓出国,待命期间,庚款委员会指定在李四光和黄国璋教授指导下,进行业务准备。

1940年—1943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受教于国际著名地理学家G.泰勒教授。1943年获加拿大地理学第一个博士学位。

李春芬

1943年秋—194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地质地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44年,进美国内政部地名局,任专业第四级区划地理学家。

1946年5月—1949年,应竺可桢校长之邀,离美回国,就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教授,杭州解放前夕,出任史地系代系主任。

1949年8月—1950年,浙江大学理学院成立,出任地理系主任。

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受聘为专门委员和地理研究所筹委会委员。

1951年—1952年,成立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兼任地理科主任。

1952年,调往华东师范大学任地理系主任。

1962年—1996年3月6日,两度出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还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80—1985年,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1953—1985年,任上海市地理学会理事长;1965—1996年,任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8月,加拿大地理学家协会授予特别荣誉奖状。

学术研究

1939年, 李春芬考取了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翌年离开战火纷飞的祖国,去到枫叶之国的加拿大深造。在泰勒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三年的潜心攻读和野外工作,于1943年完成了题为“格兰德河中游河谷的区域地理研究”的博士论文。这是中国留学生第一次以外国地区为内容的区域地理研究。正是这篇论文,使李先生夙愿以偿,为中华民族在海外赢得了荣誉,也为中加两国在科学文化史上增添了友谊的篇章。

1943年6月,多伦多大学90多岁的老校长将加拿大第一个地理学博士的学位、授与论文作者、年青的中国地理学家——李春芬先生。多伦多市的《明星报》为此刊登了李先生的照片。40年后的今天,每当中、加两国地理学家聚首的时候,总是忘不了加拿大地理学史上的这一段佳话!中国地理学会应加拿大地理学家协会的邀请,1983年秋组成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在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举行的中、加学术会议上,该校副校长、地理学家金代表加方致开幕词,内中提到“在地理学领域内,象征亲切关系的一个佳例,就是加拿大第一个(地理学)博士学位在1943年由多伦多授于李春芬博士,他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地理系主任”。

荣誉是汗水的结晶。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就,没有一点拚搏进取的精神是不行的。在20年代初,他刚从私塾转到小学念书,头一学期就考了第2名。从此以后,无论小学或中学,他都认准竞争对手,奋力赶超。1937年,这位年少志高的可畏后生,已从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并被留校任助教。为了坚持追求所定的目标,他白天做好助教工作,晚上专心致志地勤奋攻读,严寒酷暑,从不中辍。在两年内浏览了20余本中外地理书籍,对其中的8本还作了详细的笔记,泛读和精读结合,打下了雄厚扎实的专业基础。这种锲而不舍和刻苦好学的精神,实为现代青年的楷模。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在漫长的中外求学期间,一直跻身于第一流学生的行列之中。

李春芬先生不但是一位声名卓着的区域地理学家, 还是一位有贡献的地理教育家。全国解放后,他受命先后创立三个地理系(科):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理系(1949年)、杭州大学地理系的前身——浙江师专地理科(1951年)和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52年)。 国家初建,百废俱兴。要办好一个地理系,尽快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办成第一流的地理系,李春芬先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首先注意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在浙大地理系的创建中,原浙大史地系的长处和优点,他都兼容并畜,并很好地利用来为新中国服务。李先生在分析了全面情况之后,认定该系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潜力,于是他极力推动全系教师开展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选登有关的《学报》,把浙大地理系办得生气勃勃,很有特色。

李先生还认为,办好一个系的关键,必须有健全的教师队伍。他先为延聘人材而到处奔走,继之又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殚精竭虑。他识才爱才,千方百计把学有专长和年富力强的人调入,以便形成一支整齐的教师队伍。胡焕庸教授是中国地理界的老前辈,又曾是李春芬先生的业师,解放初期,胡老先生离开多年的教育岗位,从事治淮工作。为了发挥胡老的所长,他不遗余力地延请胡先生到沪执教,从这一个例子中,可见李春芬先生在创办地理系时所花的心血。

一个第一流的地理系,必然应当培育出第一流的人才。李春芬先生说:“我在学生身上是舍得花时间的。”作为系主任,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学生精心培养。有一位后来在地质部工作的学生,在浙大念书时就写了一篇论文,为了帮助这位同学,李先生花了几天的时间进行悉心指导,并亲自逐段逐句地加以修改,此文在该同学毕业后第一年就发表于《地质学报》。李先生除了担任系的行政领导工作外,还亲自授课,并给学生辅导专业英语。由于教育有方,要求严格,当时的地理系毕业生一般都能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现在他的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不少人在科学事业上已取得显着的成绩,或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和招收攻读博士学位学生的导师,有的还被选为研究所的所长。部门地理和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两个相辅相成的学科。离开了区域,部门地理要研究的规律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这一意义上说,区域的研究是地理学的基础,在20世纪的上半叶,区域地理甚至被视为地理学的核心。但是,近二三十年来,区域地理本身存在的问题日益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为此,李春芬教授决心为区域地理的研究闯出一条新路。

继承固然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创新更需要呕心沥血的努力。建国十周年前夕,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区域地理专着《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写出来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一经问世,即得到地理界同行的交口称誉,堪称中国世界地理领域内过去少见的一本有分量的专着。这里有作者学习辩证法的心得体会,有博采众长的学识总结。最宝贵的是,书中以作者完整的学术思想——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差异性则是指存在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结构》一书以南美洲为例,广证博引,阐明了地理环境中整体性和差异性、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对立统一,以及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这种理论化的区域研究,使区域地理从描述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综合性和区域性紧密结合的学科。书中所论述的一些基本观点,对部门地理也有一定的学术指导意义。

《结构》一书的精辟分析和富有哲理的真知灼见,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反响。《地理学报》编委会组织专文进行评价,为此,编委会曾有一信致李先生说:《地理学报》书评一栏,过去只限于外国地理学家的专着,这次对中国地理学家您所着《结构》进行评介是很意义的。该书出版后不久,科学出版社曾打算让它参加出国书展,英文版《中国建设》也对该书作了报导。一部区域地理着作,能如此备受重视,实在是不多见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学术见解,在全国师范院校系统中的影响,则更为广泛。现行的《世界自然地理》统编教材就以李先生的学术观点,作为全书的指导思想。

凡是读过李先生的区域地理论着的人,无不为他由表及里,层层剖析,立论有据,说理深刻的文风所折服。有一位世界地理工作者在看了“秘鲁200〖FJF〗癹〖FJJ〗海洋权的地理分析”一文后,拍案叫绝地说,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地理论文。再如,为配合国际海洋法会议要求,《人民日报》国际版曾向李先生组稿,所写“拉丁美洲国家为保卫本国资源而斗争”一文发表后,立即为《北京周报》全文译成英文发表。

李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地理学家,他一生的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区域地理一隅之地。早在1944年,他在美国《经济地理》杂志上发表的“安大略省西部格兰德河中游的土地利用”一文,是中国地理学家对实际地区划分土地类型,并运用这一方法研究土地利用的较早的一次尝试。他的研究成果曾被泰勒教授所着的《加拿大》一书列为推荐文献。美国《地理评论》杂志1945年7月号的“地理记录”一栏中,曾对该文加以引述。此外,李先生对城市地理也颇有研究心得,1946年,曾在美国《经济地理》杂志上发表了“双子城——滑铁卢和基钦纳”的论文,回国后又讲授过“聚落地理”。

值得提出的是,李具有较高的地理学理论素养。他的“从发展过程中认识自然地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见解,就以江苏省为例,对平原省区自然区划的等级单位系统和区划界线指标的认识,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域地理:问题和展望”一文,名为区域地理的理论文章,但文中论述的面向问题和人地关系的观点,实际上是当今地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李先生在“地理学的传统和近今发展”一文中,切中要害地突出了当前一个总的发展趋向,即三种分析、两大系统的观点。三种分析指空间分析、生态分析和地域综合体分析。通过空间分析,探索地表事物或现象的分布模式的形成与变动;通过生态分析,研究人文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地域综合体分析,着重研究区域和区际联系与交流。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大系统,即联结人和地的生态系统和联结区际关系的空间系统或地域系统。这两个不可分割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合起来就是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这些都是当代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了解李先生的人,对他的治学态度是有口皆碑的。他平生崇尚脚踏实地、务实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正是这些,使他受到广大地理学工作者的爱戴和尊敬,也使他的着述能得到广泛的流传和一致的好评。

主要著作

《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科学出版社,1962年。

“秘鲁200海里海洋权的地理分析——兼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华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第1期。

“区划地理:问题与展望”,《世界地理集刊》,1980年,第1集。

《美国自然资源》(与汤建中合作),中国财经出版社,1981年。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理学”(英文,与汤建中合作),JournalofGeographyinHigher,1982年,第6卷第1期。

《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获得荣誉

2018年5月14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李春芬当选。

更新日期:2024-11-2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