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鲍德里亚
让·鲍德里亚 - 人物资料
姓名:让·鲍德里亚性别:男
国籍:法国
职业:作家
生卒:1929年-2007年
荣誉:社会学家、结构主义符号学家、马克思主义或超马克思主义学者
让·鲍德里亚 - 人物简介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法国巴黎大学社会学教授、后结构主义者、社会学家和翻译家。在求学期间主修的是社会学,其主要思想的形成受到了马克思、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影响。他的早期思想传承马克思主义,以后接受并发展了符号学说,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主义理论;80年代以后,对当代场景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新型关系的形而上学研究,逐渐取代了他对后现代性的分析。
在几种最主要的后现代理论发展过程中,鲍德里亚近乎极端的思想体系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的理论目前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理论以及有关传媒、艺术和社会的话语。在他的早期思想中,他试图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符号学以及结构主义加以综合,意欲发展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他对消费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控制关系、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定位于一些被组织到指意系统中的符号的符号学理论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涉及到家庭环境、建筑、绘画以及媒体等各种现代现象。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物体系》(1968)、《消费社会》(1970)和《符号政治学批判》(1972)等。
在这之后的著作中,鲍德里亚运用符号学研究媒体和现实向结构的转化,他开始站在后现代的立场,抛弃一切对现实真实的应用而转向超现实,即一个由拟像构成的世界。在他的拟像社会中,模型和符号构造着经验结构,并消灭了模型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人们以前对真实的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均已消失。这段时间的作品主要有:《生产之镜》(1973)、《符号交换与死亡》(1976)、《末日的幻觉》(1976)、《仿象与拟真》(1981)等。
鲍德里亚在80年代以后的形而上学的思想首先体现在其《宿命的策略》(1983)一书中,他描述了客体(大众、信息、媒体、商品等等)无限增殖,最终逃脱了主体的控制,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角色逆转。他的理论改变了贯穿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主体对客体的统治这条主线,他认为这种统治已经结束,并建议个人应当向客体世界投降,并放弃主宰客体的计划。他的这种理论充分反映在当代文艺作品中,西方一部红的发紫的科幻电影《Matrix》表现的就是他所描述的景象。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大部分致力于描述现代性中的关键性东西(生产、社会、历史等)的消失,这就最终构成他对历史终结的讨论。在他的理论中,人们正面对着一个灰暗的没有未来的未来,一切都已完成了,只有同样的事件无限地重复,这就是后现代的命运。鲍德里亚关于历史终结的理论主要表述在1988年的一篇名为《公元2000年已经到来》的文章中。
鲍德里亚是悲观的,他给我们描述的后现代社会是阴暗的,但我们当前还生存在现实的社会中。他曾经指出,我们不要“忘记福柯”,因为福柯相信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让·鲍德里亚 - 人物生平
鲍德里亚于1929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兰斯,与大多数法国知识分子比较,他的成长生涯和心灵历程都具有特殊性。他并没有在知识环境里长大,而生长在祖父母是农民、父母是公务员的法国传统家庭。在高中阶段后,他与父母决裂,这种“决裂的模式”,平行位移式的深刻影响了他此后的整个生活。作为一位有天分的学生,他没有沿袭传统的受教育路线,而逃离了大学预备班。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他不得不在教授了许多年的语言课程后,为得到一份大学的工作而艰苦努力。从60年代末开始,他在楠泰尔学院社会学系继续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但正如鲍德里亚自己的回顾所言:“在20世纪60年代我进入大学,但那是从一条迂回进入的路。总之,就正常的职业生涯来说,我总是没有命中目标,其中包括我从来没有升到教授”,然而,“这就是我所要的。这是我自己的游戏,我想说,我要的是某种程度的自由。”由此足见他在体制内“反体制”的革命态度,尽管他曾千方百计地要挤进学术体制之中,而且始终生活在其中,并在这个“学术共同体”中得到了基本的认同。
鲍德里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根据消费、媒介、信息和技术社会的发展,重新思考激进的社会和政治理论。鲍德里亚早期的著作关注消费社会的建构以及它如何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意义和活动的世界,并由此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领域。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对政治经济学和消费社会的反思几乎完全从他的文本中消失了。随之,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媒介和信息、科学和新技术、内爆和超现实构成了一个新的后现代世界——在他的理论建构中——当它创建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思想和经验时,消除了以往的工业社会模式中所有的边界、分类以及价值。
2007年3月6日在巴黎的病逝。
让·鲍德里亚 - 人物纪念
如果说鲍德里亚晦涩的文风和抽象的理论,让大多数的读者,尤其是阅读译文的读者头痛不已的话,那1999年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则让鲍德里亚的理论快速地在全球得到了普及。电影开始时,一个黑客来尼奥家做交易,尼奥从一本掏空的书中拿出一张非法软件,而那本掏空的书就是鲍德里亚的名著《拟像与仿真》(Simulacraand Simulation)。这个电影中虚拟与真实的困境,几乎和鲍德里亚“超真实”理论如出一辙:最终我们的一切感觉,不过是电脑程序通过信息流脑细胞的结果。
而在这部最后的著作《为何一切还未消失》中,鲍德里亚继续着他“启示录”式的预言。他将世界的终结定义为一场“消失的艺术”。
他断言,人类社会的消失与自然法则无关,它将拥有自己一种特殊的模式。是人类创造了这一模式,但人类终将无法控制它,就像《黑客帝国》中描述的“母体”一样。
2007年3月末,为纪念这位当代的思想家,昂萨巴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鲍氏的评传——《鲍德里亚的诱惑》,作者雷欧奈利试图通过对鲍氏重要著作的重新解读(或许也可以称为“解毒”,因为他旨在澄清许许多多关于鲍德里亚的误会),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鲍德里亚。之所以“真实”用引号,是因为鲍德里亚自己就从不相信真实。
就在2007年5月14日,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还将年度的“无限”大奖授予了《我们是……?》,这本由鲍德里亚与摄影家福鲁合作出版的影集。评语说,这本影集穿越过一个暴力的世界,通过绵长的影像和语言,带人们进入了一种时代的共振。
正像这个忧郁的哲学家自己所预言的,惟一剩下的只有“死亡”与“消失”,但学术界自1996年起所公认的“鲍德里亚效应”似乎还将影响深远。
让·鲍德里亚 - 文化批判
让·鲍德里亚,这位体制内的反叛者、体制外的边缘人,身份繁复得几乎无法定位。1929年,鲍德里亚生于法国小城兰斯,青年时逃离了正统教育,自学成材(这也让他之后争取大学教职颇费周折)。上世纪60年代,他进入巴黎楠泰尔大学(五月风暴的发源地)社会学院,翻译马克思的著作,用结构马克思主义批判消费社会。之后他转而专注于“消费符号”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他应用一种“超真实”的拟象理论,展开了对当代大众传媒,尤其是影像媒介的解读和预言。而这也与利奥塔和詹姆逊的文化研究一道,成为西方“后现代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他是社会学家、结构主义符号学家、马克思主义或超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可以说,他是解构主义者、后现代学者、传媒学家,甚至哲学家。鲍德里亚和我们开玩笑似的,不停地转换身份,就像上世纪90年代,他一拿起照相机便成了一名理论先行的摄影家。而他自己则将这一切诠释为:“这就是我所要的。这是我自己的游戏,我想说,我要的是某种程度的自由。”与此同时,作为当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作者”,让·鲍德里亚又不停地制造着他的麻烦。
让·鲍德里亚 - 恐怖主义者
鲍德里亚称自己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他最初是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起家的,《物体系》是他的博士论文。格言警句在他的论述中早有苗头。在《消费社会》中,他说“今天,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或其可能的使用时间而存在,而是恰恰相反——根据其死亡。”对高科技社会的先知描述,正是鲍德里亚赢得关注的原因。当人类摇摇晃晃地走过千禧年,一个让人害怕和迷惑的新世界展现在眼前。从鲍德里亚那里,理论家可以找到抽象辩论的快感,科幻小说家可以获得点燃想象的灵药。在传媒、计算机网络、消费社会这些时髦的话题里,鲍德里亚如鱼得水。
鲍德里亚在《符号交换与死亡》中总结出现实与仿真关系的三个序列,第一序列是仿造,在工业革命之前,艺术品的仿制只能通过手工方式完成,这种仿造只能在原作之外增加“赝品”。第二序列则是印刷术带来的大规模复制。市场规律这支“无形的手”在起调控作用。在第三阶段,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革命,使得任何代码可以被无限制的复制。他所说的拟像(simulacra,也翻译成类像),是没有原本的摹本,创造出一个超真实的领域。
博尔赫斯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制图者应国王之命绘制一幅这个王国的完美地图,他的最终作品是一幅精确的完全覆盖整个领土的地图。鲍德里亚详细地复述过这个故事,并提出一个有力的观点: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地图和模型制作得同它们所模仿的现实看起来一样真实。
在媒介和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俯拾皆是。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指出,电影、广告、肥皂剧、时尚杂志和形形色色的生活指南不仅不需要模仿现实,而且可以生产出现实:它们塑造着人类的审美趣味、饮食与衣着习惯乃至整个生活方式。在著名的美国游记中,他说,迪斯尼乐园比现实中的美国社会更加真实,并且,美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像迪斯尼乐园。
在90年代的海湾战争期间,鲍德里亚抛出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海湾战争并未发生”。在战争开始前,他就在伦敦的《卫报》上发表的文章中称,海湾战争“将永远不会发生,所发生的事只是作为一种虚构存在着,即大众传媒仿真、军事演习言论和超越了所有真实世界的界限和实际可能性的想象局面的虚构。”在战争末期,他又在《解放》(Liberation)上重复了这一观点。
让·鲍德里亚 - 影响与评价
鲍德里亚的思想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他的影响从1996年起被称为“鲍德里亚效应”(Baudrillard Effect),因为他就是一位“现时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作者”。从1971年至2000年前后,鲍德里亚就为他的读者们奉献了20多部专著和200多篇文章(还有选集),以其“高产”和“高质”而在当代社会思想家中位置凸显。他也是向英语圈输出知识最多的法语作者之一,几乎一有法文专著出现就尾随有相应的英译本推出。由于他的思想的原创性和冲击力,他也成为了世界上备受关注的思想家,他的周围聚集着如Mike Cane、Douglas Keller这样的虔诚的研究者。2000和2001年在英语圈还都有专门研究他的专著出现。
鲍德里亚的影响也是多维度的。他不仅是后现代性的先知,而且,在现代消费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方面成果卓越。有人关注他用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研究消费社会方面的贡献,有人关注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宿命理论方面的成就,包括政治经济学批判、主体理论批判、真实的意识形态批判、女权主义批判、阶级理论批判、后现代主义批判等等,还有的人关注他的信息革命的新理论。从《让·鲍德里亚
》论文集来看,人们对他的关注不仅包括社会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些“老问题”,而且还囊括了鲍德里亚对战争、美国、诱惑、小说与艺术等相关的“新研究”。
然而,必须看到,鲍德里亚在欧美学界始终是一位“剑走偏锋”式的人物。虽然他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并不能说他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描述和深究就相对准确了。他只是提出了现代文化的较为彰显的方面,在现代大都市里,“类像文化”无疑具有蔓延之势,但是在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呢?况且,中国与欧美文化之间还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只是阐释现代欧美社会的一种版本,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适性。还由于他的思想较为庞杂、所触及的问题丰富,难免还有自相矛盾之处。但这些,都不能抹去他身上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社会思想家所闪现的光辉。
这个观点引发极大争议。英国哲学家诺里斯用了一整本书来对他加以指控。而萨义德则在接受采访时说:“老鲍德里亚干得好啊!就为这个,我觉得他应该被送到那里。带一把牙刷和一罐依云矿泉水,或者他想喝什么就带什么。”
由于鲍德里亚的晦涩文风和抽象理论,这桩公案也许不可能分出胜负。但鲍德里亚确实列举过他人一般会如何反驳他。那些鼓吹现实和真实的人会说,世界上有许多人连生存都有困难,而鲍德里亚却想否认现实的存在,这简直太荒唐了;还说他没有站在穷人的立场上对富人进行抨击;许多人甚至没有获得平等的人权,而他却在侮辱女权主义和人权。
鲍德里亚的回答很简单,“如果一个人的怨恨和不满听起来条理清晰、头头是道的话,那么他的这种怨恨和不满往往是从家里开始的。”这是他晚期的典型文风,与读者或听众玩起了游戏。
让·鲍德里亚 - 参考资料
[1] 思与文 http://www.chinese-thought.org/zttg/0481_bdly/003327.htm
[2] 北大美学 http://www.aeschina.cn/foreign/HTML/1125.html
- 1[MP3]晓东、伊然 - 哥妹拜年歌 (DJ月之歌版)播放:1.2万
- 2[MP3]六仔哥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牛马发一天疯)播放:0.86万
- 3[MP3]Moonlit Dream - 汽车摇 (love to the city)播放:0.66万
- 4[MP3]Justin Owen_Cyber Punk - Minimal Bandman (feat CYBER PUNK)播放:0.41万
- 5[MP3]djkk强力打造最新舞曲播放:0.79万
- 6[MP3]梵影 - 最后一个问候 (dj默涵版)播放:0.97万
- 7[MP3]魏志璇 - 思念说给月亮听(DJ默涵版)播放:0.98万
- 8[MP3]田园 - 逃爱(DJ沈念版)播放:0.9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