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德·西蒙
个人概况
克洛德·西蒙 (1913— 2005) Claude·Simon,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他不到1岁时,出身行伍的父亲在一次战役中阵亡。母亲携子返回法国,在南部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的贝尔皮尼昂市居住下来。西蒙未满11岁时,母亲故世。他随后由祖母抚养,迁往巴黎。在巴黎市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毕业后,他就读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933年他放弃去海军学校的机会,跟立体派画家安德烈·洛特学绘画。1936年西蒙抱着支持西班牙政府的立场赶赴巴塞罗那,时值西班牙政府跟叛乱部队进行激战,这场残酷的内战对他的一生影响很深。二战爆发后,西蒙应征入伍,作为骑兵团的一员,1939年参加加默兹战役,并于当年5月被德军俘虏。5个月后,他越狱回国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战后,他游历了许多国家,并从1946年开始定居在比利牛斯山脉,一边种植葡萄,一边从事写作。
西蒙不仅热衷于文学创作,还热心当代社会问题。除早年赶赴西班牙外,他在1983年与其他文学界艺术家联名写信共同表达对“大国军备竞赛”的担忧。1996年,他又与其他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道呼吁尽快解决逼迫“儿童性”的犯罪问题。针对这种社会现状,西蒙表示,任何方式的言行都比保持沉默有益。
主要贡献
“新小说”是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流派。风靡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有4个代表作 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莉·萨洛特、米歇尔·布陶和克洛德·西蒙。另外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作家一度也被认为属于新小说派。此前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这种创作风格已经在出现在法国著名作家娜塔莉·萨洛特的笔下。
“新小说”流派反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主张作家摆脱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打破传统小说对时空结构和叙述顺序的限制,采用意识流和虚实交错、时空颠倒等手法,对物的世界进行纯客观的描绘。这类小说回避社会问题,重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欧洲和世界曾产生较大的影响,到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衰落。新小说派不是一个自觉的、有组织的流派,每位作家在创作上各有特色。
在新小说派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西蒙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此前的习画经历对小说创作颇有影响。《大酒店》是克洛德·西蒙第一部尝试文字与画相结合的作品。《大酒店》里只有几个面目模糊的人物,看不到明白的情节脉络。整个小说内容无头无尾,但是片断情节有声有色。西蒙向读者讲述的不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朦胧飘忽的印象。小说中,词与标点等组成和谐,给人以视觉厚度。
西蒙一生中共创作20多部小说。他的处女作《作假者》出版于1945年,第一部重要作品《风》发表于1957年,此后他进入创作高峰期,几乎每年有作品问世。战争经历直接促成了他在1960年创作出了经典小说《弗兰德公路》并于当年获得“新潮文学奖”,创作手法别具一格的《大酒店》问世于1962年,随后在1967年和1969年他又著完了《历史》和《法萨尔之战》,其中《历史 》在1967年荣获“梅第西文学奖”。上世纪60年代这4部杰作使他在法国文坛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1970年和1971年他又创作了《盲人奥利翁》和《导体》, 《三联画》和《家事诗》在1973年和1981年与读者见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他的作品《植物园》在1997年出版。
西蒙曾在1968至1970年间担任法国5大文学奖之一的“梅第西文学奖”评委会成员。1985年,时年72岁的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法国“新小说派”的艺术成就得到国际文坛的肯定。西方评论家把他看作最富于“现实主义倾向”的出色小说家。
“法国文坛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作家”
克洛德·西蒙才华横溢,但处事低调。按照作家生前的习惯,其逝世的消息于9日公布于众。
对于他的逝世,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评价称,“法国文坛失去了其中一位最伟大的作家”。德维尔潘表示,西蒙作品文笔独特,其小说极富个性地向世人展现了上个世纪的惊人历史画卷,而西蒙正是见证了上一世纪的人类战争与暴力。法国文化部长雷诺·当诺迪欧·瓦布尔表示,作为法国“新小说”流派的代表作家,西蒙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享誉文坛。
“新小说”进入中国的高潮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西蒙的作品也是在此年代才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中国出版的《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丛书》收录了西蒙的杰作《佛兰德公路》,该作品与阿兰·罗伯 格里耶的《橡皮》一起,成为中国创作评论界在谈论法国“新小说”流派时无法绕过的两部作品。一代名家终有逝,但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创作遗产。
创作经历
西蒙已发表作品二十多部,主要是风格独特的小说。他在文学创作上所经历的道路,可说是当代法国文学发展与创新的一个缩影。根据多数评论家的意见,他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作假者》 (1945)、《钢丝绳》 (1947)和 《格里佛》 (1952)是西蒙文学创作第一阶段中最早的三部作品,采用的基本上是传统手法。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他的《春之祭》 (1954)的发表,是他创作倾向发生变化的开始,而《风》(1957)和《草》(1958)的相继发表,则进一步加强了西蒙反传统的现代派倾向,这是他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个转折点。
六十年代,西蒙的创作进入第二阶段。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主人公散乱的回忆再现的 。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诗与画的结合,作者力求以绘画的空间性来替代传统小说的时间性,用意识流的主观时空和巴洛克式的螺旋结构把现实、回忆、感受、想像等都融为一体,使小说和绘画一样具有共时性和多样性,从而反映出这个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
继《弗兰德公路》之后,第二阶段的作品还有以作者参加西班牙内战时的感受为基础的《豪华旅馆》 (1962),以世事沧桑、时光无法留住为主题的《历史》(1967)以及文体有所改变、色彩更加斑斓的《法尔萨鲁斯之战》(1969)。这四部作品的问世,表明西蒙已在探索的道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独特风格已趋成熟。
西蒙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三阶段,主要是指七十年代以后,写有小说《双目失明的奥利翁》 (1970)、《导体》 (1971)、 《三折画》 (1973)、 《事物的教训》 (1975)、《农事诗》 (1981)、《洋槐树》 (1989)和回忆录式小说《植物园》 (1998)、《有轨电车》 (2001)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文字的历险”,如新小说理论家让·里加杜所说:“小说不再是人生冒险经历的叙述,而是文字与形式的探索冒险。”作品有着色彩斑斓的画面,朴素深邃的哲理,丰富多彩的比喻,细致入微的描写,诗画结合,光影交织,不愧是一部新小说派的经典佳作。
主要作品
《分离》 | 《脚印》 |
《女人们》 | 《发现法国》 |
《传统与革命》 | 《小说的描写与情节》 |
《艺术爱好者的画册》 | 《小说的逐字逐句》 |
授奖词
五十年代末,克洛德·西蒙开始引起文坛认真的注意,这时正是被称为“新小说”的文学流派盛行时期。这一派的作家与传统小说的规则决裂,拒绝遵从规定一篇小说必须具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而且按照清楚连贯的时序来展开叙述。新小说派的作品看起来像是用语言文字剪辑的蒙太奇或拼贴画,其写作范围是记忆领域和表面上自由随意的联想。不同时期的回忆材料片段是根据内容或情感的呼应联系而组合起来的,而不是根据连续开展的正常时间顺序。造型艺术的影响是明显的。在一个形象中同时出现全部的组合元素,而对这些联为一体同时表现的元素相继而来的感知,是通过读者或观众从感情上参与的创造性活动而实现的。 在西蒙的小说中我们首先是通过语言和记忆看到生命的成长、创造的活力和坚韧力,通过我们似乎不是其主人而是其工具的语言文字和叙述使现在和过去复苏起来并具有灵魂和生命。西蒙的小说艺术可以视为活在身上的某种东西的表现,不管是否愿意接受,是否理解,是否相信——这就是某种怀着希望的东西,尽管生存的环境充满各种残酷和荒谬的事实,这一切是如此清晰、深刻、丰富地表现在西蒙的小说中。
克洛德·西蒙先生:
要能够理解您的小说特色,必须是能同时既是画家又是诗人那样地工作。在如此短促的有限的时间中,我不得不局限于做另一种工作:那就是汇报——而且做得相当抽象和简略。要是我能好歹达到表示出您的作品在一个读者身上唤起的崇高的敬意,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在这里,代表瑞典学院请您接受钦佩和最热忱的祝贺。
最后请您从国王陛下的手中接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拉尔斯·吉伦斯坦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作品
年份(公元) | 获奖作者 | 国籍 | 获奖作品 |
1901年 |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诗人 | 法国 | 《孤独与深思》 |
1902年 |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历史学家 | 德国 | 《罗马风云》 |
1903年 |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 挪威 | 《挑战的手套》 |
1904年 |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诗人 | 法国 | 《金岛》 |
u200b |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戏剧家,诗人 | 西班牙 | 《伟大的牵线人》 |
1905年 |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小说家 | 波兰 | 《你往何处去》 |
1906年 |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诗人,文艺批评家 | 意大利 | 《青春诗》 |
1907年 |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小说家,诗人 | 英国 | 《老虎!老虎!》 |
1908年 | 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哲学家 | 德国 | 《精神生活漫笔》 |
1909年 | 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作家 | 瑞典 | 《骑鹅旅行记》 |
1910年 |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作家 | 德国 | 《特雷庇姑娘》 |
1911年 |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 比利时 | 《花的智慧》 |
1912年 |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剧作家,诗人 | 德国 | 《群鼠》 |
1913年 |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诗人,社会活动家 | 印度 | 《吉檀枷利—饥饿石头》 |
1915年 | 罗曼·罗兰,(1866~1944)作家,音乐评论家 | 法国 | 《约翰·克利斯朵夫》 |
1916年 |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诗人,小说家 | 瑞典 | 《朝圣年代》 |
1917年 | 卡尔·耶勒鲁普,作家 | 丹麦 | 《磨坊血案》 |
u200b | 亨利克·彭托皮丹,小说家 | 丹麦 | 《天国》 |
1919年 |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诗人,小说家 | 瑞士 | 《奥林匹亚的春天》 |
1920年 |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 挪威 | 《大地硕果—畜牧曲》 |
1921年 | 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 法国 | 《苔依丝》 |
1922年 |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作家 | 西班牙 | 《不吉利的姑娘》 |
1923年 |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诗人,剧作家 | 爱尔兰 | 《丽达与天鹅》 |
1924年 |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作家 | 波兰 | 《福地》 |
1925年 | 乔治·萧伯纳,(1856~1950),戏剧家 | 爱尔兰 | 《圣女贞德》 |
1926年 | 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作家 | 意大利 | 《邪恶之路》 |
1927年 | 亨利·柏格森,(1859~1941),哲学家 | 法国 | 《创造进化论》 |
1928年 | 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作家 | 挪威 | 《新娘—主人—十字架》 |
1929年 | 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作家 | 德国 | 《魔山》 |
1930年 |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作家 | 美国 | 《巴比特》 |
1931年 |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诗人 | 瑞典 | 《荒原和爱情》 |
1932年 |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小说家,剧作家 | 英国 | 《有产者》 |
1933年 |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作家 | 俄国 | 《米佳的爱》 |
1934年 |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小说家,戏剧家 | 意大利 | 《寻找自我》 |
1936年 | 尤金·奥尼尔,(1888~1953)剧作家 | 美国 | 《天边外》 |
1937年 |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小说家 | 法国 | 《蒂伯—家》 |
1938年 | 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作家 | 美国 | 《大地》 |
1939年 |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作家 | 芬兰 | 《少女西丽亚》 |
1944年 |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小说家,诗人 | 丹麦 | 《漫长的旅行》 |
1945年 | 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诗人 | 智利 | 《柔情》 |
1946年 | 赫尔曼·黑塞,(1877~1962)作家 | 德国 | 《荒原狼》 |
1947年 | 安德烈·纪德,(1869~1951)作家,评论家 | 法国 | 《田园交响曲》 |
1948年 |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 英国 | 《四个四重奏》 |
1949年 | 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家 | 美国 | 《我弥留之际》 |
1950年 | 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数学家,哲学家 | 国 | 《哲学—数学—文学》 |
1951年 |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 瑞典 | 《大盗巴拉巴》 |
1952年 | 莫里亚克,作家 | 法国 | 《爱的荒漠》 |
1953年 |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 | 英国 | 《不需要的战争》 |
1954年 |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作家 | 美国 | 《老人与海》 |
1955年 |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作家 | 冰岛 | 《渔家女》 |
1956年 |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诗人 | 西班牙 | 《悲哀的咏叹调》 |
1957年 | 阿尔贝·加缪,(1913~1960)作家 | 法国 | 《局外人》,《鼠疫》 |
1958年 |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诗人,小说家 | 前,苏联 | 《日瓦戈医生》 |
1959年 |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诗人 | 意大利 | 《水与土》 |
1960年 | 圣,琼,佩斯,作家 | 法国 | 《蓝色恋歌》 |
1961年 |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小说家 | 前,南斯拉夫 | 《桥·小姐》 |
1962年 |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作家 | 美国 | 《人鼠之间》 |
1963年 | 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诗人 | 希腊 | 《“画眉鸟”号》 |
1964年 | 让·保尔·萨特(1905~1980),犹太人,哲学家,作家 | 法国 | 《苍蝇》 |
1965年 |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作家 | 前苏联 | 《静静的顿河》 |
1966年 |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犹太人,作家 | 以色列 | 《行为之书》 |
u200b | 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诗人 | 瑞典 | 《逃亡》 |
1967年 | 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诗人,小说家 | 危地马拉 | 《玉米人》 |
1968年 | 川端康成,(1899~1972)小说家 | 日本 | 《雪国》 |
1969年 |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作家 | 法国 | 《等待戈多》 |
1970年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作家 | 俄罗斯 | 《癌病房》 |
1971年 | 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诗人 | 智利 | 《情诗·哀诗·赞诗》 |
1972年 |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作家 | 德国 | 《女士及众生相》 |
1973年 | 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小说家,剧作家 | 澳大利亚 | 《风暴眼》 |
1974年 | 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作家 | 瑞典 | 《乌洛夫的故事》 |
u200b |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诗人 | 瑞典 | 《露珠里的世界》 |
1975年 |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诗人 | 意大利 | 《生活之恶》 |
1976年 | 索尔·贝娄,作家 | 美国 | 《赫索格》 |
1977年 |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诗人 | 西班牙 | 《天堂的影子》 |
1978年 |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作家 | 美国 | 《魔术师·原野王》 |
1979年 | 奥德修斯·埃里蒂斯,诗人 | 希腊 | 《英雄挽歌》 |
1980年 | 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诗人 | 波兰 | 《拆散的笔记簿》 |
1981年 |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德语作家 | 英国 | 《迷惘》 |
1982年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犹太人,记者,作家 | 哥伦比亚 | 《百年孤独》 |
1983年 | 威廉·戈尔丁,(1911~1994)作家 | 英国 | 《蝇王》,《金字塔》 |
1984年 |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诗人 | 捷克 | 《紫罗兰》 |
1985年 | 克洛德·西蒙,(1913)小说家 | 法国 |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
1986年 | 沃莱·索因卡,(1934~)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 尼日利亚 | 《雄狮与宝石》 |
1987年 |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 | 美国 | 《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
1988年 | 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作家 | 埃及 | 《街魂》 |
1989年 | 塞拉,Camilo,Jose,Cela,作家 | 西班牙 | 《为亡灵弹奏》 |
1990年 | 奥克塔维奥·帕斯,诗人 | 墨西哥 | 《太阳石》 |
1991年 | 内丁·戈迪默(女)(1923~),作家 | 南非 | 《七月的人民》 |
1992年 |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诗人 | 圣卢西亚 | 《西印度群岛》 |
1993年 | 托尼·莫里森,(女)(1931~)作家 | 美国 | 《所罗门之歌》 |
1994年 | 大江健三郎,(1935~)小说家 | 日本 | 《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
1995年 | 希尼,(1939~)诗人 | 爱尔兰 | u200b |
1996年 | 希姆博尔斯卡(女),诗人 | 波兰 | u200b |
1997年 | 达里奥·福,讽刺剧作家 | 意大利 |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 |
1998年 | 若泽·萨拉马戈,记者,作家 | 葡萄牙 | 《盲目》 |
1999年 | 君特·格拉斯,作家 | 德国 | 《辽阔的原野》 |
2000年 |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 | 法国 | 《灵山》 |
2001年 | 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 | 英国 | 《到来之谜》 |
2002年 | 凯尔泰斯·伊姆雷,作家 | 匈牙利 | 《无形的命运》 |
2003年 | 库切,(1940~)作家 | 南非 | 《耻》 |
2004年 |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女作家 | 奥地利 | 《钢琴教师》 |
2005年 | 哈罗德·品特(1930~2008),犹太人,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 英国 | 《看房者》 |
2006年 | 奥尔罕·帕慕克,(1952~),作家 | 土耳其 | 《伊斯坦布尔》 |
2007年 | 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女作家 | 英国 | 《金色笔记》 |
2008年 | 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940— ),“新寓言派”代表作家 | 法国 | 《乌拉尼亚》 |
2009年 | 赫塔·米勒,(又译作,赫塔·缪勒,赫塔·穆勒),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 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