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批评家 - 李敬泽
李敬泽

李敬泽

李敬泽:作为资深小说编辑,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中国短篇小说;90年代以来从事文学批评写作,侧重分析当下文学现象、推介文学新人,2000年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近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2016年1月18日,李敬泽参加一年的一度的《当代》长篇小说论坛。
展开

作家简介

 

姓  名:李敬泽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1月       

祖籍:山西芮城

李敬泽

民  族:汉族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中文系

会员分类: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颜色的名字》、《集体作业--实验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合著)、《通往故乡的道路》、散文集《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评论集《纸现场》等。

主要经历

 

196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西。少时随父母先后移居保定、石家庄,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4年毕业后在《小说选刊》工作,任《小说选刊》杂志编辑,1990年调至《人民文学》杂志,历任《人民文学》杂志编辑、第一编辑室副主任、主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90年代中期开始批评写作,曾获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颜色的名字》、《纸现场》、《河边的日子》、《看来看去和秘密交流》、《冰凉的享乐》、《读无尽岁月》、《见证一千零一夜》等多部文集。

2016年5月23日,“首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揭晓,李敬泽担任评委。

2016年12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敬泽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主要作品

 

· 重建伦理的故乡

·失败者和他们的城市

·彷徨酌今古——《园青坊老宅》

·有关翻译

·从书吧到西湖

·因为热爱阳光,所以热爱阴影

·含泪之信:优雅的提醒

·怎么说话,何以沉默——评《丧乱》

·媒体中的评论家

·勇

·想象一部名为《平原》的书

·《上塘书》的绝对理由

·本质性的“现实”叙事

·散文十题——答《中华散文》杂志、新散文网站

·对话:小说的可能性

·发现之旅

·挂在都梁的舌头上——《血色浪漫》

·一座新的城市,一群新的作家——关于“深圳青年作家群”答安裴智问

·引文的教益——关于小说书评

·滴落,闪闪发亮——《异邦人》、《桃幻记》序

·关于“80后”——一种毁坏文化的逻辑

·如诗的欢乐与秘密——《21世纪文学大系·2004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序

·引文的教益——关于小说书评

·远行者和离家出走者的小说——《小说极限展2004》导言

·《见证一千零一夜》节选之2003年8月对不起,圣埃克絮佩利先生

·《见证一千零一夜》节选之2003年2月在2003年写小说有多难?

·《见证一千零一夜》节选之2002年12月 无字和无穷无尽的字

·《见证一千零一夜》节选之2002年10月 你们的眼睛雪亮,但心是不是瞎了?

·《见证一千零一夜》节选之 序

获奖情况

 编辑作品曾多次获奖。2000年获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

作品《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

2004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

2017年4月22日,李敬泽获得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散文家”奖。

作品图片

 

写作心态

 

李敬泽作为《人民文学》副主编,每天要阅读大量的来稿;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批评家,每天要阅读大量的小说。读到好作品,他会拍案称快,或自己动手写评论,或向朋友推荐;读到不好的作品,他会感到沮丧。这个时候,他的口头禅就是“太浮躁、太浮躁”。

其实,当今小说创作尤其是青年作家的创作,不乏有好作品问世,但“浮躁”问题也是相当突出的,以至不少作家、批评家把话说得似乎耸人听闻——“浮躁”毁灭作品,“浮躁”毁灭作家。李敬泽也是一位具有很强忧患意识的批评家。他说,这并非耸人听闻,我们出不了大作品、大作家,原因固然很多,但最直接的,还是因为作家“浮躁”的写作心态。

李敬泽说,商品社会的基本经验就是“震惊”,本雅明早就分析过。这个“震惊”用句大白话说就是“大惊小怪”,就是我们的心灵被纷至沓来的表面经验所填塞和支配,对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震惊”更尖锐、更全面,所谓眼花缭乱,目迷五色。比如北京,这里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心怀壮志的年轻人包括青年作家来到这里,追求成功,这当然是好事,它表明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这座城市的巨大活力。但是,也有一种危险,就是像本雅明说的那样,好像猛地进了豪华商场,一下子就晕了,就“浮躁”起来。有些青年作家,本来还写得不错,可是到了北京,反而写不好了,问题出在哪儿呢?就是“震惊”,他们接受了大量信息的强,今天听说这个人的书卖了二十万,明天听说那个人的书改编了电视剧,后天又听说哪个人被大款请去写传记,别人的“成功 ”催逼着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我曾对一个朋友开玩笑:你在北京过的是“伪生活”——天天吃饭、泡吧,见大大小小的名人,被各种各样似真似幻的“机会”所诱惑,结果呢,就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急着出名,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坐不下来、写不出来。

记者以为,好些浮躁的写作不仅表现在坐不下来写,更表现在抛弃原有文学理想,开始追逐时尚流行的东西。李敬泽说,放宽视野无疑是重要的,但是,走马观花不能把自己走丢了。时尚也好,流行也好,那是都市中的光影变幻,是虚假“意义”,文学应该穿透这些,看看在时尚、流行之下,人心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文学理想”。文学不是在现象的冰面上滑行,而是要对现象发问。

记者说,我们这个时代,商品社会越来越发达,对我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会产生强烈冲击。作家面对这样的生活,不可能无动于衷。李敬泽说,千万不要以为我主张青年作家要躲到象牙塔中去搞所谓的“纯文学”。恰恰相反,我认为时代生活对我们的文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家必须作出回应。

李敬泽指出,“浮躁”不仅仅是指作家们被市场所诱惑、被“出名”所诱惑,更致命的是,作家沉溺于表面经验,陷于认识上的“瘫痪”。他说:我们都承认,在这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太复杂了,经验太复杂了,我们的价值世界动荡、分歧、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作家会有一种无力感,很多朋友常说,现在是生活远远胜过虚构,小说对生活的阐释不能和《焦点访谈》或《南方周末》相比,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也表明小说家们失去了他的认识志向,小说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洞见是新闻不能提供的,如果我们连这个信念都不能坚持,那真是浮躁到了崩溃的地步。

他说:不知道小说应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这是更严重的浮躁。它使作家在面对世界、面对自我时失去了出发点,失去能使他有效地观察和思考的立足之地。反映到创作上就是虚无主义盛行,很多小说,写来写去你看不出他为什么要写,看不出他对生活的真正关切,作家习惯性地摆出一副玩世不恭或高深莫测的架势,最后都是告诉我们这一切没意思,没意思还写什么?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瘫痪,我们现在把这种瘫痪当成了类似于张爱玲的“苍凉的手势”那样的东西,它只是为了遮掩我们的浅薄。

所以,李敬泽借用胡风当年的概念,提出需要重振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他说,面对复杂的生活和经验,作家既要向外追问,更要向自己追问,勇敢、热烈地把自己作为战斗的对象,和自己的浮躁战斗,和廉价的虚无主义战斗,真正为自己找到一个认识上的出发之地。

谈到所谓的“纯文学”李敬泽认为,文学从来就是不“纯”的,小说尤其不是。虽然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文学信念,但决不是说小说家要把自己变成“蒸馏器”,小说不是蒸馏水,它包容人间万象,烟火红尘,文学应该时刻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一些青年作家之所以“浮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写作生涯大多从80年代开始,那正是“纯文学”的神话盛行的时候,年轻写作者们把自己想象得超凡脱俗,这本来就是脆弱的、虚妄的,也就很容易幻灭,现在碰上了市场、畅销书、影视改编权等等,一下子从云端掉到地面,这个落差叫人受不了,就会晕头转向,大惊小怪。

李敬泽说,对小说来说,“市场”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古典小说就是从市民的文化消费中产生出来的,西方十七、十八世纪小说的兴起,更与中产阶级的生成、大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出版流通体制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和外国的古典作家们正是在市场的考验中确立起了伟大的小说传统,他们赢得了市场、征服了大众,也捍卫了艺术。相比之下,我们那种“浮躁”显得肤浅、轻薄。

记者看了一些作品,感觉有的作家对“市场”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的想法是,我现在要面向大众了,我可以粗疏、草率、不认真,我可以不讲艺术也不讲思想。李敬泽说——这绝对是个误区。市场的基本法则就是对消费者的尊重,认为面向大众就可以粗制滥造。这是玩世不恭,是对读者的感受力、理解力的蔑视。实际上,“喜闻乐见”四个字是有巨大难度的,你必须洞察人心,准确地感知我们灵魂的敏感点,同时,你还得有强劲的叙事力量——坦率地说,一些青年作家在这两方面训练和准备都严重不足,所谓“纯文学”留下的一个后果就是一些人根本就没学会如何有说服力地去讲一个故事,去客观、真切地揭示人的心灵。

李敬泽说,一个作家在创作中、在与时代的关系上总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反思,最近在《人民文学》举办的青年作家论坛上,大家也谈了很多,也困惑、焦虑。我说我们现在需要“后退”从“先锋”的文学逻辑上退下来,退到小说艺术的基本价值上来,在这个基准上重新考验自己,重新寻找方向。不愿进行艰苦的反思和调整,只急着明天就出大名、挣大钱,这种“浮躁”的确会毁灭作家。

当记者谈到,最近有青年作家提出口号:“将小说进行到底”时,李敬泽表示,“进行到底”可能是表决心吧,总会有人“进行到底”。我们的写作、我们的文学事业在人类精神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不会被关于“小说衰落”、“文学衰落”的种种哀鸣所困扰,我们献身于文学,执着、耐心、坚定。我相信,由这种态度出发,青年作家中必定会出现大作家,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终审评委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七位终审评委简历与感言

终审评委之一:李敬泽

李敬泽,196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西。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2000年获首届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4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著有《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等文集多种。

自创办以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一直是这个时代文学理想的见证。在我的观感中,它一直致力于捍卫人类精神之宽阔和丰富,它也一直在一个热衷于贬损文学的文化环境中捍卫文学的基本价值。

一个文学奖,需要耐心、毅力和热情,也需要明确的价值观。现在,文学奖项如林,很多是没有价值观的,人们更清楚地看出的只是合纵连横的权宜之计。“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有价值观,这体现于每届参与者的反复阐述,更体现于每一届的评选结果。以我的理解,这个价值观的根本就是“文学”:文学自有其言说、想象和创造的区域,这个区域尽管反复遭到挤压,承受怀疑,但文学家之令人尊敬就在于不懈地去维护它和拓展它。

这个奖以“华语”为名,以我理解,它就是汉语——我们的母语,我个人认为,它不仅体现着对全球各地的华语写作的关注,更体现着对我们的语言的信念:让它自由、丰饶,让它具有创造的本能和活力。

作家风采

 

更新日期:2024-12-0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