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农业 - 方中达
方中达

方中达

方中达,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专长于植物病原细菌学,曾先后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6种植物病原细菌新种:尤其在水稻白叶枯病的研究上,首次证实该病传播媒介、侵染途径、水稻品种抗病性机理及菌系分化等重大成果,为生产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展开

简介

  方中达,名达,字中达,于1916年5月22日出生于上海,但祖籍为江苏武进县。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随家迁往苏州,继而迁居南京,同年秋考入南京金陵中学高中。1936年毕业,因成绩优异,由学校保送金陵大学生物学系。1940年大学毕业,经 俞大绂、魏景超推荐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任研究助理。1945年方中达考取清华大学第6期留美公费生,同年8月赴美,入威斯康星大学植物病理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并被吸收为美国细菌学会、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1948年12月回国。

任职

  当时金陵大学急需植物病理学教师,在俞大绂支持下,方中达暂时未回清华大学工作,而回金陵大学执教。谁知这一顶替就决定他一辈子在金大了。方先生曾先后担任江苏省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际水稻白叶枯病研究组理事、国际植物病原细菌学会中国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他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

简历

  1916年5月22日 生于上海。

  1936 年 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

  1940 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林生物系。

方中达

  1940—1945年 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助教。

  1945—1948年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专攻植物病理学获博士学位。

  1949—1952年 任金陵大学教授。

  1952—1970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

  1971—1979年 任江苏农学院教授。

  1979—1984年 任南京农学院教授。

  1980年1月 任南京农学院植物病原生物研究室主任。

  1980年3月 任南京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植保系学位委员会主任。

成就及荣誉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过去日本学者作过大量研究,他们认为水稻白叶枯病病菌是经过杂草和土壤作传播媒介使水稻植株感病。只要清除稻田附近的杂草和改良土壤,就可以防止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1954年,江苏各地展开了群众性的大面积防治试验,但收效不大。1955年方中达投入了该病的研究工作。他和助手一起经常深入农村调查,在实验室和温室观察病害的发生规律,发现白叶枯病菌能在种子上成活和越冬。他们把带菌种子播种后,秧苗就发生白叶枯菌,从而提出了水稻白叶枯病种子带菌的观点。1956年初在全国水稻白叶枯病防治专业会议上首次报告了这一成果,引起与会者广泛兴趣。1956年6月,方中达参加了江苏省农业厅组织的考察团,到江阴、溧阳、扬州等地进行考察。在实地调查中,他看到白叶枯病首先从水稻叶尖开始发病,然后逐渐扩展。这给他以很大启发:病菌是否从水稻叶尖的水孔侵入的。他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水孔接种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方中达的研究,证实了水孔是白叶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带菌种子长出的病菌中可以产生大量菌体,构成植株生长后期重复感染的主要来源;水稻生长后期,病菌侵入种子内部潜伏越冬,成为翌年新侵染的主要来源。根据这些结果,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研究中,他推行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等措施,在生产上收到良好效果。

  方中达在以后的20多年中,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其范围涉及病菌生理学;菌系分化;水稻品种抗病性鉴定及其抗病机理等等。并与其他单位合作,在抗病育种方面做出成绩。发表论文达20余篇,其中水稻白叶枯病的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菌系分化的研究获农业部198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方中达不仅在水稻白叶枯病的研究上成就卓著,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敬仰。而且在植物其他细菌性病害的研究上同样贡献突出。在50-60年代,他和助手们一起发现、鉴定和命名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李氏禾条斑病、甘薯叶斑病、生姜叶枯病等6种植物病原细菌新种。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几经反复,终于得到世界公认。他还和助手提出大白菜软腐病菌从根系侵入和潜伏侵染的新观点、新理论、为防治策略和技术上的改进提供了依据。80年代初,他在江苏省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防治研究组织攻关,取得初步成果。其中“大丽轮枝菌生物学研究及其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获得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影响

  方中达十分关心植物病理学科的发展。从50年代起就指派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向学科的不同方向发展。经过30多年的努力,目前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组,已初步建成真菌及真菌病害、细菌及细菌病害、病毒及病毒病害、植物菌原体及其病害、线虫及线虫病害,以及植物病害生态、植物病理生理和分子植物病理等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由方中达亲自领导的植物病原生物研究室已建成全国第一流的教学、研究中心,人才结构也已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学术梯队,承担着国家攻关及重点课题。

  为了扩展师生的学术见识,方中达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1985年邀请新西兰森林研究所周启昆教授来宁举办森林病害训练班;1986年5月他邀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A.H.爱伦堡来校讲授《寄主—寄生物关系的分子遗传学》。经过几年努力,目前该教研组和研究室已和美、英、日三国的5所院校和研究单位建立了联系。

轶事

  方在达从教50余年,素有言传身教,治学严谨,业精于勤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以此熏陶和教育身边的教师。他十分重视对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从80年代初,他通过推荐和牵线搭桥,陆续将一些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派往国外进修或合作研究。这些人学成回国后,方中达立即把他们推上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进行锻炼。方中达对研究生要求也是严格的。1983年有一位兄弟院校的研究生到南京农业大学申请授于硕士学位。方中达经过认真考查,认为该生学习的课程不够,论文还有缺陷,没有授予学位。当这位学生工作后,方中达主动与所在单位联系,建议该生到南京农业大学补课,并帮助修改论文,经过一年进修该生以全优的成绩通过答辩,获得了硕士学位。

主要论著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方中达.链霉菌的噬菌体.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3 方中达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1964 年修订2版).

  4 方中达.水稻白叶枯病.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1963年增订2版).

  5 方中达编.植物病理学.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

  6 方中达主编.植物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

  7 方中达主编.植病研究方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8 方中达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9 方中达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0 方中达.小麦品种苗期对条锈病抵抗性的测定及条锈病菌的变异性问题.植物病理学报,1955,1(2):155-168.

更新日期:2024-11-2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