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春秋战国 - 沈诸梁
沈诸梁

沈诸梁

沈诸梁即叶公,芈姓,沈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为尹,故史称叶公。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戌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展开

人物故事

  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戌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叶公到了叶地之后,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并制定出了修建东西二陂的工程计划,发动叶邑百姓开工兴建。西陂主要用于拦洪,东陂主要用于蓄水。东西二陂的修建,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古代小流域治理的先河。现在,东西陂遗迹尚存。

  楚惠王十年?(公元前479年),楚国发生了白公胜叛乱,楚国一时战云密布。消息传到叶邑,叶公决心从叶地起兵平息叛乱。原来被白公召去参与叛乱的将领见叶公的军队人强马壮,军纪严明,纷纷阵前倒戈,一起杀入城中。叶公救出惠王,收拾残局,重整朝纲,被楚惠王封为令尹与司马,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公元前475年,是中国历史上春秋与战国分界的年份。此时的叶公,感到年轻一代朝气蓬勃,如果把权力交给他们,会更有利于楚国兴旺。于是他毅然把令尹一职让给公孙宁,把司马一职让给公孙宽,此即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让贤。然后,叶公回到叶地,安度晚年。

  叶公终老叶地后,其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海内外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沈诸梁

叶公的丰功伟绩

  叶公的生卒年月难以确考,大约生于公元前550年,卒于公元前470年,与孔子(前551~前479)是同时代人。

  楚平王五年(前524),叶公被封于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南旧县乡)。叶邑是楚国北部的边防重镇。据《叶县志》记载,叶公主持叶政49年,大兴富国强兵之策,在筑城固边、开疆拓土的同时,发动民众开挖东、西二陂,蓄方城山之水以灌农田,叶民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在此期间,叶公不仅向孔子请教了治国方略,而且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孔子主张当亲人犯罪时应"为亲者隐"(按:论语.子路第十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浅人不识经籍字义,望文生义,曲解圣门。此隐,非隐蔽之隐,乃隐括之隐,即檃栝之檃也。隐括者,矫正曲木之具。儒门律己,直己不直人,直内不直外,故有禹汤罪己(左传)、卫武自警(国语)、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左传)、膳夫彻膳(毛诗)、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孝经)等等等等。简而言之,"父为子隐",即父亲檃栝儿子於内(内即"其中"),不必待外人矫正也,故有後文"直在其中矣"),而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王族白公胜乘隙发动政变,与石纥袭杀令尹(宰相)子西、司马子期于朝堂,劫持惠王,楚国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正在老家新蔡休养的叶公听说后,立即率方城之外的边防兵赶往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称赞他"国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军顷刻土崩瓦解,首领白公胜自缢,石纥被烹,楚国得以转危为安。叶公因功被擢为楚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叶公故里沈岗

  新蔡为古吕国地,与沈国是近邻,周顷王元年沦为楚的势力范围。当沈国迭遭兵祸时,沈诸梁的先人就跑到与沈国同属楚地的吕城(公元前529年蔡平侯迁都于此,始称新蔡)东一处四面临水的高岗上隐居起来,为纪念故国,将此岗起名为沈岗。后来,沈诸梁之父沈尹戌先到沈国任尹,后升为楚国左司马。年轻的沈诸梁才华出众,也很快受到重用,被派到楚国的叶邑做邑长,人称叶公。

  叶公晚年因不满朝政,托病回到新蔡老家沈岗筑墅休养,并借鉴在叶县治水的经验,指导当地百姓治理沈岗东、西两片洼地,使之蓄水成陂,利于农业生产。叶公死后,被运回故里,葬于新蔡县城西北现在的洪河南岸,而"叶人追思而立祠"(《风俗通义》)。因此,省文物局编印的《河南历代名人史迹》明确表述:"沈诸梁,河南新蔡县人,字子高。"至于叶公葬于叶县栗树岗之说,始终未见明证,孰是孰非,还有待于出土文物佐证。

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叶公好龙真相

  而据专家考证,崇尚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特征,叶公自然也不例外,而叶公所好之"龙"并非仅仅是涂刻在器物上的图案,而是水利灌溉之龙--引水工程。

  据说叶公为了开发叶县东、西二陂灌溉农田,曾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画了满墙施工水系图。一天,一位来访客人把墙壁上的水系图,当成了群龙起舞图,就毫不隐讳地说,人言叶公好龙,我看叶公并非真的好龙。叶公问:"此话怎讲?"客人回答说:"风从虎,云从龙。图中之龙不画云,故从得知。"叶公笑笑说:"我只想引龙出水,不求腾云驾雾。"客人问道:"何谓引龙出水?"叶公说:"凿渠引龙,龙就出水了。"客人又问道:"群龙真可以引出水吗?"叶公说:"少引则宜,多引则惧。"客人又问其中原因,叶公接着说:"引一龙而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所以不可不慎重。"可见叶公所好之"龙",是水利之龙;所怕之"龙",是怕引水工程过分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然而,由于以讹传讹的原因,到了战国时代,韩相申不害编造了一则《叶公好龙》的寓言,收在《申子》一书。这则寓言经汉初刘向转录,得以广泛流传,遂使叶公蒙受不白之冤。为此,清人王士祺感叹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

 

更新日期:2024-12-04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