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宗教 - 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648-742)唐代高僧。人称”金和尚“,朝鲜人。住成都净众寺。唐玄宗避乱入蜀时对他极为礼敬。成都令杨翌曾为他募化建净众大慈、宁国等寺。唐玄宗更”敕建大圣慈寺“,赐田千亩,共建96院,为尔后四川最大寺院。并命他为这座大寺院”立规制“。无相的禅法与智诜、处寂不同,据《历代法宝记》中载,其禅法是”无忆、无念、莫妄。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此三句话即是总持门“声称其禅法直承达摩,而非来自智诜和处寂。
展开

无相行迹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一位韩国僧人“浮海西渡”,来到中国当时的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此人原系新罗国国王金兴光的第三子,因支持妹妹崇佛而在该国郡南寺出家,人称“金和尚”。他到长安之后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将他编籍于禅定寺。住了一段时间,他便四处周游,寻师访道,来到四川资州德纯寺(今四川省资中县宁国寺),想参拜木棉袈裟的获得者智诜禅师,但智诜已经谢世,由其弟子处寂接任住持。他早就知道金和尚要来,叫僧徒们把寺庙打扫干净。次日,金和尚果然到了,处寂禅师却称病不见。金和尚便在庙门外燃指为灯,以示诚敬,处寂便收他为徒,赐名无相,但资中人仍然喜欢称他为“金和尚”。直到现在,如果有人要问无相禅师,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提起金和尚,上了年纪的人大多知道。

无相在处寂身边学了两年禅法,之后便到离德纯寺十来里之遥的天谷山石岩下(现名御河沟)苦修“杜多之行”。

天谷山是个状若“天”字形的山谷,中间是条小溪,两边石壁如峡,西面山岩下有个巨大的石洞,无相便在那里“山居坐禅,行头陀行”。他是个出身高贵的王子,毅然抛弃王家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削发为僧,意志是相当坚定的。在佛教界的各个教派中,规矩最备者,无过于禅宗,而智诜的剑南禅法尤为严格,处寂就曾经“四十年足不到聚落”,无相严守这一教规,无论严寒酷暑,坚持不已。他坐禅的时候,“每入定,以五日为度”,哪怕毒蛇猛兽来了也安之若泰。有一年冬天,忽然来了两只野兽,向着他虎视眈眈,张牙舞爪,要吃人的样子,他便赤身躺在雪地上,想学乾尸利国的王子那样以身饲虎。那两只野兽将他从头到脚地嗅了一遍,不仅不伤害他,反而每天晚上像狗儿似的守护着他。他在御河沟住的时间久了,“草衣节食,食尽餮土”,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周身毛发又长又乱,像只野兽,差点被猎人射死,他仍然不为所动,泰然处之。

后来,他的修行方式似乎有些变化,除了“五日为度”的面壁修禅之外,其余时间便是悠哉游哉的样子,闲逸得像只吃饱了的猫,四处周游。此事被人告到处寂那里,处寂将他叫回德纯寺,问道:“汝于天谷山作何事业?”他说:“总不作,只没忙”。处寂高兴地说:“汝于彼忙,吾亦忙矣!”这师徒二人一样事都不作,却异口同声地说忙,忙些啥呢?原来他们是“一念不起,念念无失;一物不作,物物不违。”这种表面上看似潇洒自在,实则事事用功,时时无歇的修禅方式,是智诜禅师开创的“教禅并重不事神异”的又一种剑南禅风。

开元二十年(732)四月,处寂密遣家人王瑝将无相再次叫回德纯寺,非常郑重地拿了一件袈裟给他,说道:“此衣是达摩祖师衣,则天赐诜和尚,和尚与吾,吾转付汝,善自保爱,觅好山住去。”他便又回到天谷山“总不作,只没忙”

无相禅师

对这异国高僧,资中人非常敬重,一再要求他进城去住,他却坚决不进城,而是在西门外城边,“昼在冢间,夜坐树下”,行“冢间之行”和“大树之行”,信徒们便为他修了一座精巧的佛舍,供他居住。天宝元年(742),章仇兼琼任剑南节度使,闻知他的德行,将他迎请到成都开示禅法。从开元十六年到天宝元年,无相在资中一共住了十四年。

无相到了成都不久,忽然来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大汉,要求到他的住所为厨房义务砍柴,无相便同意了,让他住了下来。那一年无相的胞弟继承金兴光的王位当上了新罗国的新国王,害怕哥哥回国危及他的王位,派出刺客潜入成都要杀害他,对此消息无相也略有所闻,却并未放在意下。一天晚上,那砍柴的大汉在无相的居室外面走来走去,说“今夜有客。”无相说:“我也有同感。”大汉说:“我决不能让他伤害佛子!”他手持一把快刀,将席子铺于禅床之前,严加防范。至深夜,从院墙外果然跳下一个人来,砍柴大汉连忙迎上去,手起一刀,便将刺客砍倒在地,然后将尸首拖到后门的一个巨坑之中,以土掩埋,埋了便走了。天亮的时候,无相叫人去找那位砍柴汉,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却不见踪影,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来过了。这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他究竟是何方人士?是朝鲜人还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来营救无相?谁也无从知道,但是由此可以推断无相远辞家国在资中的荒山野岭中隐匿了十多个年头,并不单纯是寻师访道修禅学佛,而是有其相当微妙复杂的政治原因的。

天宝十五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入蜀避难,于当年八月到达成都,得知当年的金和尚也在这里,算是故交了,便将他迎入内殿供养,并赐田一千亩,请他规划修建大慈寺。至德二年(757)十一月,唐玄宗离开成都返回长安,临走之前御笔亲书了“大圣慈寺”几个大字。在此之前,无相禅师还在成都县令杨翌的帮助下在成都先后建造了净众寺、菩提寺和宁国寺。无相以净众寺为中心,传法二十年。他的禅法以“无忆、无念、莫妄”为总持门,每年正月、十二月举行“授缘”法会,参加的僧俗信众成千上万,“禅风之盛,遍及益州”。禅宗自五祖弘忍之后,国内分为以惠能为首的“顿悟派”和以神秀为首的“渐悟派”,称为“南能北秀”。无相继承发展了智诜学说,他又长住成都净众寺,形成了净众禅派。无相的传法弟子是无住,将剑南、净众禅派的学说总其成,因其住在保唐寺,便统称保唐禅派,成为唐代最有影响的一个教派。佛学界所谓的“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尤不可不知蜀”,就是指的智诜、处寂、无相、无住四代一脉相承而影响深远的保唐之禅。

宝应元年(762)五月,无相禅师在成都大慈寺俨然坐化,享年79岁。在他谢世之前的乾元三年(760)资州刺史韩汯便为他树碑撰文,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其撰写的《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并序》中以益州无相大师、保唐无住大师、洪州道一大师、西堂智藏大师为“四证”,推无相为第一证。无相禅师在资州拜师学法的德纯寺始建于西汉建安五年200),宋代改称宁国寺,现在原建筑还有一个殿堂,重修于明代天顺七年(1463),他修持“杜多之行”的御河沟,在他离开资中之后,资中人为了纪念他,便在那山洞中塑造了十个地藏王菩萨,称为“十王殿”;又在崖壁上凿刻佛像,现在都还有97龛,1011尊佛像石刻。

无相禅师在资中民间的影响很大,一些叼叶子烟杆的老年人至今都还流传着许多“金和尚”的传说。那些老头子文化不高,要是你问哪里是德纯寺,他们是茫然无知的,他们只知道宁国寺;要是你问智诜禅师、处寂禅师、无相禅师,他们还是一无所知,但是你若问起“金和尚”,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金和尚是个奇人,他有件宝衣(即《历代法宝记》中所记的武则天赐给智诜 禅师的木棉袈裟),能够避水火,刀枪不入,是宁国寺的镇寺之宝。这“宝衣”藏在庙门前的一个石塔里面,清朝时候的端王爷(指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来到资州,听说此事,派兵将石塔打开,想取走宝衣,那宝衣便化为一条大蟒,飞走了。

离宁国寺不远有块稻田,有一次金和尚路过那里,掉了一本经书在田里,那经书化成了一块金子,人们便争先恐后地下田去捡取,可是那金子看得见,捡不着,就像水中捞月似的,谁也没有得到,但是那块田却成了风水宝地,每年都旱涝保收,而且产量要比别的稻田多出一半以上,产出的谷子拿出去打米,一石谷子能够打出一石二升米,这种米煮的饭也比别的米“涨份”高,又白又香,不用菜都很好吃。后来那块田的主人贪得无厌,想把“灵气”传到另外一块大田里去,便将田坎挖断,两块田合成一块田,结果弄巧成拙,“灵气”反而被破坏了,但是人们还是将那块田叫做“采金田”,又叫“踩经田”。

还有一个有关无相的传说是资中有种名叫细嫩冬尖的酱腌菜,特别细嫩柔滑,清香可口,连名噪一时的涪陵榨菜都是仿照资中冬尖的的腌制方法生产的(这不是传说,而是事实),而资中冬尖的酿造方法则是宁国寺的老和尚传出来,而僧人们又说这一秘法是金和尚传下来的。众所周知,韩国是泡菜王国,但是我们不知道韩国的泡菜起源于何时,如果唐代就有了,那么资中的这一民间传说则是可信的,有力地印证了早在一千多年前中韩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珍贵友谊!

袈裟传奇

1984年,福建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嘉民影业公司联合摄制了一部电影,名曰《木棉袈裟》,影片一开始便是一段杀气腾腾的主题歌:“烈火可熔金,难容方寸心,反倒燃起悲愤,拚却这百炼身,看刀光剑影,谁说佛门清静?岂止是人间,人间有不平。我佛慈悲为本,并非善恶不分。蘸血磨剑刃,杀它个地暗天昏!”影片的主人公惠能,本是禅宗的六祖,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却成了少林寺中武艺超群的武僧,围绕着达摩祖师的木棉袈裟而大打出手,打得非常精彩,故事情节却全部都是虚构的。

在我国宗教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件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的木棉袈裟,它是梁武帝时(约535年)由南天竺的僧人菩提达摩带到中国来的。达摩自称是天竺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凭证就是那件木棉袈裟,说是释迦牟尼亲手传下来的。他到中国创立禅宗,吸引了很多信徒,内中有个名叫惠可的僧人,特别诚心,为了向他求法,竟在风雪交加的冰天雪地里站立不动,积雪把双膝埋住了也坚持不动。达摩说:“求法要勇于献身,你作得到吗?”他便将自己的手臂斩断一只,感动了达摩,在临终之时将木棉袈裟传给了他,使之成为禅宗第二代宗师。达摩是被人暗害而死的,他到中国开创禅宗,受到西魏菩提流支三藏光统律师的忌恨,在食物中放了毒药,达摩佯装不知,拿起食物就吃,前后吃了六次,终致垂危,便向弟子们说:“我到中国来本来是为了传法,却如此遭受人忌恨,我又久住何益?”便将袈裟传给惠可,说道:“我缘此毒,汝亦不免此难,至第六代传法者,命如悬丝。”惠可说:“西国谁人承后亦传信袈裟否?”他说:“西国人信教,无有矫诈,承后都是般若波罗蜜多罗,承后不传衣;唐国众生有大乘性,诈言得道得果,遂传袈裟以为法信,譬如转轮王子灌其顶者,得七真宝,绍隆王位,得其衣者,表法正相承。”

惠可得到信袈裟,畏于“汝亦不免”的警语,到岘山隐匿了四十年,才敢出山传教,可是仍然受到菩提流支三藏光统律师的徒党暗算,逼得他装疯,仍然难逃毒手,徒党将他扭送官府,说他“妖言惑众”。官府问他是不是妖人,他说:“是,我是妖人!”于是城安县令翟冲侃便将他处斩,行刑时身上流出的血不是红色,而是乳白色,而且周身肤色如常。此事传到北齐武成帝耳里,感慨万端地说:“真是个活菩萨啊!”下令全国悼念。经此一番变故,佛法反而得以再兴。

惠可的传法嗣子是僧璨,患有风疾。初见惠可的时候,惠可说:“你从那里来?找我有什么事?”僧璨说:“我要向大师学法。”惠可说:“你是个患了病的人,找我有什么用?”僧璨说:“我虽然是个病人,但病人之心与平常人之心是没有区别的”。惠可知道他非等闲之辈,便将木棉袈裟传给他,说道:“我有大难,你要远避,善自保爱。”惠可蒙难之后,僧璨也佯狂于市肆之中,后来又隐于倪公山,此山原有许多猛兽伤人,自从僧璨去了之后,那些猛兽便全部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当地的很多僧人都说:“璨大师真是个神僧啊!你定惠齐用。高深得令人不可思议。”

僧璨的传法弟子是道信。此人俗姓司马,河内人,少小出家,拜于僧璨门下,他能够昼夜常坐,六十多年不挨枕席。隋炀帝大业年间,一股贼寇围攻吉州城,围了一百多天,城内井水都干枯了,道信路过此地,奋不顾身地潜入城内,领着城内民众念诵般若波罗蜜,奇的是经文一念,贼寇就自行退走了,城中的井水也涌出来了。他见蕲州黄梅破头山上有紫云盖顶,便在那里居住,改破头山为双峰山。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闻知他的道行,派人到黄梅请他进京,他以年老体弱而苦辞不去。唐太宗连请了三次他都不去,最后一次唐太宗生气了,吓唬他:“人不来,头来!”他便将脑袋伸向使者:“头在这里,砍吧!”使者始终不敢下手,回京复命,唐太宗一再要求道信进京,实际上是冲着那件木棉袈裟去的,得不到手,他也无可奈何。

袈裟的第五代得主是弘忍。此人身高八尺,仪表堂堂,但性格木讷温厚,从不与人戏语开玩笑,他从七岁开始就师事道信禅师,跟随了三十年,道信知他沉稳可靠,将信袈裟传给了他,他主持佛事四十多年,“接引道俗,四方龙象归依奔凑,”时人号为东山法师。

弘忍有神秀、智德、赜玄、老安、法如、惠藏、玄约、刘主薄、智诜和惠能十大弟子,惠能俗姓卢,22岁时来到双峰山,弘忍禅师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从新州来,弘忍说新州是猲獠之邦,也要学佛吗?惠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也有南北之分吗?”弘忍禅师见他的悟性如此之高,便将他留下,在寺内舂米。有一天,弘忍宣称要选择法嗣,叫弟子们各抒己见,写成偈子供他评选,谁写得好就将袈裟传给谁。其首席弟子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见了此偈,摇头说道:“你作此偈,说明你到了佛门,但还没有进入佛门。你再写一首,只要进了佛门,我就将袈裟传授给你。”神秀回到僧房,苦苦思索了好几天都没有写出新的偈子,这时那舂米的“猲獠”惠能不甘寂寞,也要抒陈己见。他不识字,便请人代笔,他念一句,别人写一句,写了两首偈子,一首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另一首是:“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弘忍禅师看了这两首诗偈,大为吃惊,当天深夜便将惠能叫入方

丈室,向他讲授《金刚经》,并将信袈裟也传给了他,叫他带回岭南去,免得惹起事端。三天之后,弘忍才向弟子们宣布:“佛法已到岭南去了。”从此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惠能在南方传教,称南宗;神秀在北方传教,称北宗。武则天当权,奉神秀为国师。他派人到韶州曹溪迎请惠能进京,惠能以年老多病为由,坚辞不去。在此之前。惠能的弟子立楷、智海等人问老师,木棉袈裟会传给谁,惠能禅师说:你们休得过问此事。我为了这件法衣,曾经多次受到追杀,生命难保。此衣当年在道信大师手中的时候就三次被人偷盗,在弘忍大师那儿也三次被偷,在我这儿则六次有人来偷,然而我终归是保不住的,它会被一个女人拿去。”

惠能说的“女人”即当了万岁婆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请惠能进京的目的也就是想要得到那件神奇的木棉袈裟。惠能不愿进京,她就用一领摩纳袈裟和五百匹绢与之交换,惠能只好照办。袈裟被换走之后,那些弟子们对他很有怨言,他说:“为了保护这件袈裟,曾经有三次刺客来刺杀我,我命如悬丝。我都这么大的风险,你们更是承受不起。我对你们传法不传衣,对你们只有利,没有害。”从此,南派禅宗便不再以袈裟作为传法的凭证了。

武则天拿到木棉袈裟后,向弘忍禅师的十大弟子说:“你们出家之人,有无欲望?”神秀、玄约、慧安等人都说无欲,后来问到智诜,智诜回答:“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武则天高兴地说:“好一个实话和尚!”便将那件人人欲求而求之不得的法衣赐给了智诜禅师。智诜,俗姓周,出生资阳,十三岁出家,初居金禅院,后住资州得纯寺,到成都拜谒古禅师,又去黄梅双峰山,拜在弘忍门下,成为弘忍禅师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木棉袈裟,但鉴于道信、惠能等人的遭遇,怕被劫杀,便带着他的弟子处寂依旧回到资州德纯寺,住了三十多年,活了九十四岁,谢世之时将木棉袈裟传给处寂说:“此衣是达摩祖师所传袈裟,则天赐吾,吾今付汝,善自保爱。”后来处寂传给无相,无相离开资中后到成都住了二十年,选中了无住作为他的传法弟子。无住,俗姓李,原是河两道节度使李袆帐下一名军官,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在贺兰山从一位来自剑南的商人那里听到无相情况,便来到成都,经人引见,礼拜无相禅师。当时正值“受缘”之日,无住便随着众人听无相说法,可是无相在说法中却高声大喊:“缘何不入山去,久住何益?”无住知道这是冲着他说的。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成都求法,怎么刚到此地便喊他走呢?他是个悟性很高的人,听了无相的教示,便默然无语地离开成都,到了茂州的白崖山,修持无相禅师的“无忆、无念、莫妄”禅法,他的修禅方式与众不同,一不六时礼佛忏悔,二不诵经念佛,引起当地僧人不满,将这些行为告到无相那里,无相说:“好呀,我当年在资州天谷山也是这样的。这是绝思断虑,入自证境界,你们要进入这一境界,还差得远哩!”无住听老师如此的关爱他,大为感动,便拿了半斤茶叶叫一个名叫董璇的居士带到成都,送给无相,无相十分高兴,问董璇 :“无住为什么不自己来?你是他的什么人?” 董旋说:“我是无住禅师的入室弟子。”他在成都了住了几天,想回白崖山了,向无相禅师辞行,无相便将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弟子们全部喊出门去,只留董璇一人,将木棉袈裟取出来,说道:“此是则天皇后与诜 和尚,诜和尚与唐和尚,唐和尚与吾,吾传与无住禅师。此衣久远保爱,莫遣人知。”说到这里,他热泪夺眶而出,语声哽咽地说:“此衣嫡嫡相传付授,努力努力。”无相传嗣不久便圆寂了,那件信袈裟直到两年之后才辗转送到无住手里,无住后来出居保唐寺,集智诜剑南禅和无相净众禅之大成,组成保唐禅派,成为继无相禅师之后的又一代宗师,但是那件摩诃袈叶传了二十八代,达摩祖师传了六代,智诜禅师传了四代,最终传到无住手中的木棉袈裟,后来又传给了谁,传到了那里,史籍文献没有记载,便不知下落了。

对于木棉袈裟这件神奇的法衣,学术界存有一些不同的异议:“说达摩祖师没有传过法衣,是保唐禅派的弟子们为了抬高该派的身价而编造出来的一个神话”;有的则根本否定历史上有过此衣传法的禅规,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却将其作为信史,写入了《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是个治学严谨的大师级学者,他的论述应是科学的、权威的、真实可靠的,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宗教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件经历不凡的法衣,并且我还认为无相出家到中国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寻求木棉袈裟也是他的一大宏愿,那位到净众寺刺杀他的刺客也很可能是去劫取袈裟的,不然他就不会在将袈裟传给无住的时候那么泪流满面,语不成声了。

无相禅师很喜欢喝茶,这从无住从白崖山托人给他带了半斤茶叶他便高兴不己即可看出。关于禅宗与茶的关系,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也有记述:“茶作饮料,唐时自江南传到北方,逐渐流行。据《封氏闻见记》说,开元时,泰山有僧大兴禅教,学禅首先要夜里不睡眠,因此禅徒都煮茶驱睡。后来俗人也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出卖,行人付钱即可得饮。极为方便。茶叶从江淮运来,名色甚多,堆积如山,僧徒生活是闲适的,斗茶品茶,各显新奇,因之在寺院生长的陆羽,依据闻见,著《茶经》一书。《茶经》一出,更推动全国人饮茶。”

范文澜在这里虽然说是江南一带的情况,但他多次提到的禅与茶的关系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他说的开元年间正是无相禅师在资中和成都生活的年代。他在资中是否种过茶树我不能妄自乱说,但是资中新桥区有种“马尿茶”却是据说早在大宋朝之前就流传下来了的。新桥是资中的深丘山区,当地有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李德寿早年当过和尚,会饮一种“和尚茶”。此茶又叫“般若汤”,要分十二道程序,依次是: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饮茶、谢茶。如此繁缛庄重,是否就是无相时代的禅茶之道呢?留待茶艺专家来解答吧。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