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陶瓷工艺师 - 周国桢
周国桢

周国桢

周国桢,1931年生,湖南省安仁县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原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雕塑协会会长、景德镇市美协名誉主席、大瓷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高岭陶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评委、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展开

人物介绍

  周国桢,1931年生,湖南省安仁县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原为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雕塑协会会长、景德镇市美协名誉主席、高岭陶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评委、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1988年被轻工业部授予“全国轻工业科技先锋”称号,1991年被定为景德镇市拔尖人才,1992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他是我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又是陶艺教育家,被中外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和“陶艺泰斗”。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当代杰出的陶艺家、画家,更是杰出的陶艺教育家。曾被英、美等国多家国际名人中心列为“世界名人”,1992年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其“世纪勋章”。

  曾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等地举办个展十多余次,于澳门及新加坡等地联展多次,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及海内外私人收藏其作品甚多;四川美术出版社、香港文化促进中心等为其出版了专辑。       

       2015年12月23日,周国桢教授入驻卡戳网正式成为卡戳网评聘艺术家。周国桢教授表示:中国正朝着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而陶瓷文化艺术作为最重要的民族文化艺术门类,值得更多的机构和团体关注。如今景德镇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陶瓷艺术名家,引领了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卡戳网的介入正当其时,感谢卡戳网团队为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付出和努力。

周国桢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其实很多人都对周国桢教授的职称有点疑问,有些人则直接认为他是“国大师”。其实不然,周国桢本身并没有任何“大师”的头衔,但他确实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界的评委。

周国桢

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严格地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是在1988年,1979年那届实际上评选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的项目包括工艺雕刻、工艺陶瓷、工艺印染、工艺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织毯、漆器工艺、工艺家具、金属工艺、首饰工艺、其他工艺,共十一大类。

        1988年,原本应该是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家”的评选,当时担任工艺陶瓷评委的便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祝大年教授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周国桢教授。当时评委组开小组会,组长提出“中国工艺美术家”这个头衔不够响亮,便让大家想个响亮点的头衔。于是便有人提出使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称号。就这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家”的评选变成了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了。那一届,景德镇产生了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和秦锡麟。同时,上一届的“中国工艺美术家”王锡良,也改成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周国桢为什么不要该头衔?

       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现之后,很多人对该头衔提出疑问:“这个称号该怎样对待?”当时国务院发出通告,刊登在当时的《中国法制报》上,申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只是个荣誉称号,不是职称,他们的职称实际上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副教授待遇。

        正因如此,周国桢始终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称号不如教授。就像是没有哪个老师会去追逐“三好学生”这个称号吧,哪怕是“国家级三好学生”......

周国桢艺术风格

        周国桢1954年来到景德镇,当时景德镇的传统瓷雕,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佛教题材,在表现形成上是白瓷加彩二次烧成。如何打造一个新天地,走出一个新路子,是周国桢终生追求的目标。周国桢认为,艺术作品代表了今天,才能更有价值留给明天。周国桢的创作生涯可大致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即“朦胧时期”、 “唯美时期”、 “古风时期”和“新表现时期”,这四个时期面貌各不相同。

朦胧时期

        五十年代以儿童题材为主,1955年全国的“除四害”运动,造就了亿万中国人民迎接春天的到来;1958年塑造了在人民公社运动中老太太照看儿童的《好阿姨》形象;1960年创作了反映自然灾害的《东山在望》等。作品无不紧扣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景德镇的陶瓷雕塑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所谓“朦胧时期”,是指虽然在题材上跨越了一大步,然而,在具有丰富材料的陶瓷装饰上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运用,陶瓷雕塑应有的语言特色还没有显现出来,对它还处于朦胧的认识时期。

唯美时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周国桢开始追求造型语言、形式的完美和丰富的釉色表现效果,有些作品有一种强烈的瞬间视觉效果,并加强了内在的感染力,体现了造型与釉色的完善结合。1960年后创作了一批高度概括,线条流畅的表现形、神、理、趣的意味,自我的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如《独立》、《西班牙舞》,《母子羊》、《母子鸡》、《天亮了》等动物题材作品。

       通过尝试努力,他探索到不同的造型适用不同的颜色釉,使景德镇瓷雕白瓷加彩一统天下的局面焕然一新,让神奇莫测、千变万化的高温色釉又有个能充分展示的新天地。这时期周国桢作品的釉色效果可以说是集全国之大成。但这五光十色的高温色釉,只是为陶瓷雕塑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因而将这一时期定为“唯美时期”。

古风时期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周国桢立足本土意识,然后又把自己的艺术视野扩展到遥远的西北文化,一次又一次从大西北的“文明”中寻求生命重新唤起的力量,从而产生了他的古风时期的系列作品。把从原始艺术中体味到的“雅拙”,从汉代雕刻中感受到的“力度”,从唐代艺术中领悟到的“博大”和自己的感性生命意识融合一体,塑造出一个充满人性的动物世界。周国桢从无意的残缺肌理的出现到有意的残缺肌理的追求,结果便出现了各种各样残缺肌理效果,这朴素美、残缺美,正符合当今世界所追求的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如集珠的《波斯猫》、气泡的《黑叶猴》、缩釉的《金蟾》等。

       他崇尚我们民族的意象化朴素、自然天成的艺术,大胆的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匣钵土、大缸泥、紫砂泥等。因而,1985年后又出现了古朴粗犷、手感泥味的大写意作品,从而彻底的从民间艺术向纯艺术迈进了一大步,如作品<落叶归根)、<牛脾气>、<山魈>、<金丝猴>等,为此将这时期称为“古风时期”。

新表现时期

       经过三个不同时期在材料上,手法上的变革,周国桢的创作生涯又开始了一个最富革命性的变革过程。这个过程使周国桢从更高的层次燃起对人生欲求的火焰。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多的强调了艺术家自我精神的升华。他注重把握感情的偶发性和随意性:注重材料的偶发性和随意性;注重材料自身的表现力和泥土的运动;以及火焰的适应和运用。

       他用一种民间做大缸盘条成形法,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如作品《斑马》、《角马》、《犀牛》等,另一种方法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见过的打泥板卷筒的方法,如作品《静观》、《犹猪》、《羚羊》等。完全没有雕塑成型的感觉,可以说是现代陶艺真正的表现语言。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民间的,又是民族的。在新表现时期中,这些作品自身所构筑的框架显现出一个富有深刻内涵和情感的视觉世界。

作品赏析

  猪,猪,猪,可爱的小猪,在景德镇瓷雕界实在是难得找到只可爱、憨厚让人爱不释手的小猪。而周国桢大师这只小猪,却别具风味,通过窑变的釉面失恒的斑块,却活脱脱的表现出这刚刚从泥塘翻滚出来的小猪的憨样,实在是太讨人喜欢。怎么看都有让人喷饭的效果。相信这这件巧夺天工的作品,一定会给生活带来一连串意想不到的笑料。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