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名人库 - 周锡恩
周锡恩

周锡恩

周锡恩(1852——1900),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罗田县平湖乡古羊山村人,晚年迁居罗田石源河。幼从张之洞学,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深得张赏识。后就学于武昌书院。1876年优选贡生列为第一。光绪九年(1883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华甚着,同湖南才子张百熙有“北周南张”之称。1900年2月(光绪25年),周锡恩病死在石源河翰林府,年仅47岁。
展开

生平简介

周锡恩(1852——1900),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罗田县平湖乡古羊山人,晚年迁居罗田石源河。幼从张之洞学,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深得张赏识。后就学于武昌书院。1876年优选贡生列为第一。光绪九年(1883年)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华甚着,同湖南才子张百熙有“北周南张”之称。在翰林院供职期间,力主“整治朝纲,振兴国运”,上《变法通议》奏章,提出“运会易而气机更,气机更而治化因,古今之入莫之能违也”,“学有千年不变之道,政无百年不变之法”,引用大量史实,论证其见解。1888年,以陕西乡试副主考回北京,时朝廷正议论,商讨津沽,津浦两条铁路修建方案,大臣多主张将铁路交外国人修建,周力排众议,指出借外债修铁路是下策,交抬外国人修是下下策。主张筹资自修,并提出实行方案,光绪帝称其“留心时务”。

1893年,受任浙江省副主考。试前发现主考受贿舞弊,乃上奏朝廷.被告唆使学生反诬,以是告假回乡。 周锡恩的人生际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官场相互倾扎的激烈程度和法律解释的随意性。周福清能在光绪皇帝亲批“斩监候”后死里逃生便是明证。

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割地赔款,周愤甚,向朝廷质问:“对日寇一忍再忍,是何道理”其学生王葆心为之耽忧,周却说:“即以此获重谴,亦在所不辞!”不久,在县城附近老塔山创办义川书院,推行县学教师俸给制度,以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后在黄州兴办经古书院,首开义理,考据,经济,词章四项课目,以倡导新学。主张“今日之学,必择前人所未有,后世所不可无者为之。”

科场舞弊案

l893年,鲁迅12岁,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回家奔丧时,卷入浙江科场舞弊案,当时浙江绍兴府有马、顾、陈、孙、章五姓大家,互为亲友。想在这年的乡试中,为自己的孩子弄个举人名份,因孩子学业不佳,便想走旁门,去联合行贿主考官,他们找到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周福清在京城做“内阁中书”,居丧在家,开始周福清不同意,但经不住众人的再三请求,只好碍着情面答应给主考官写信“通关节”,并在照顾的名单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儿子周伯宜(即鲁迅的父亲),没想到事情败露。

“那年正值浙江举行乡试,正副主考都已发表,已经出京前来,正主考殷如璋可能是同年吧,同介孚公是相识的。亲友中有人出主意,招集几个有钱的秀才,凑成一万两银子,写了钱庄的期票,由介孚公去送给主考,买通关节,取中举人,对于经手当另有酬报。介孚公便到苏州等待主考的到来,见过一面,随即差遣“二爷”(这是叫跟班的尊称)徐福将信送去。那时恰巧副主考周锡恩正在正主考船上聊天,主考知趣,得信不立即拆看,那跟班乃乡下人,等得急了,便在外边叫喊,说“银信为什么不给回条”这件事便戳穿了。交给苏州府查办。”

周锡恩

“这所谓科场案,在清朝是非常严重的。往往交通关节的,双方都处死刑,有时要杀戳l0几人之多。清朝末年这种情形有改变,官场多取敷衍政策,不愿深求;因此介孚公一案也得比较从轻,定为u2018斩监候u2019罪名,一直押在杭州府内。前后经过八个年头,至辛丑年,乃由刑部尚书薛允升上奏,仗照庚子年乱中出狱的犯人,事定后前来投案。悉予免罪的例,也把他放免了。”   这场引起光绪皇帝关注的科场舞弊大案,无疑对鲁迅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呐喊》自序中,他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团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几年以后,鲁迅进了南京水师学堂,他“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这种选择为他后来寻找一条民族的新路作了充分准备。而作为小说家,他在这次变故中,有机会到农村,对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深入地、准确地表现他们的苦难,也为探讨民族的劣根性作了最初的准备。

这场科举舞弊案,给副主考周锡恩带来了厄运。是周锡恩揭穿科场舞弊案的。但他却因此而卷入官场纷争,并因此影响了仕途,这显示了当时法度责罚不明。一个政府法律的严肃性受到挑战时,他的权威也受到了挑战。周锡恩的一生透露了晚清政府必然崩溃的历史的必然性。

保乡赈灾

1896年,罗田遭受水灾,周将家中积谷除留下“十日之粮”外全数献出,并向朝廷呈请赈银2000两,米5000担救济灾民。为防止地方官从中克扣,贪污,亲自下乡查点灾民人数,造具名册,点名发放。遭地方官忌恨,以其娶族女一事,联各控告。1900年2月,终以“专事浮夸,不顾行检”罪名,革职“送交罗田地方官严加管束。”周悲愤交加,忧郁成疾,同年病卒于故里。

l898年,戊戌变法,然而国事日非,时遇胶州、广州租借案纠纷再起,为保家园,周锡恩响应朝廷民间办团防的旨要,先设谷仓,以备不测荒年,并在罗田大修寨堡,光绪25年至26年,先后修复了平湖白云、青云、庆云三个寨堡,因主持团练声势过大,再加上他在赈济过程中,坚持原则,得罪了一些人,结果被人控至督抚衙门,此事传开,人人惊异。当然,也有数十人为周锡恩申辩,但当时朝廷正谋废立之事,慈禧及后党深恶变法之人,大学士徐桐以“甄别翰林”例奏请将周锡恩予以“勒休编管”,即罢去他的功名,编籍为民。以一在籍翰林而入甄别案,这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周锡恩受此打击后,精神抑郁,于光绪25年,病死于石源河。年仅47岁。

是园

l898年,戊戌变法,周锡恩忧于时局,他在凤山镇西南石源河建“是园”(据传有99间半房屋),种桑近万株,准备颐养天年。

“是园”还残留着一栋青砖瓦房,门窗为杉木,呈赭红色。雕龙画凤。做工颇精巧,70年代后期,因“治河改道”工程,被拆。周锡恩的坟墓文革时被红卫兵毁坏,现仅存墓穴。罗田县石源河乡合家畈村,有大半姓周,“是园”附近有大周湾、细周湾、周家冲等村落,但与周锡恩无直接关系。周锡恩无后。周晚年迁居于石源河,可能因此处周姓人家较多,有认同宗的考虑。

学说著作

周锡恩主要研习小学和经学。并致力于“学以致用”,他认为有清一代的先辈文人,治学的方法著述的精审,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今天所需要的学术,应该选择前人所未有,后世不可无的东西,在《变法通论》中,他提出了“学有千年不变之道,政无百年不变之法”、“抑思我君我祖之所以兴者,岂非革前代之弊乎”等见解,并用大量的史实揭示了“燧人氏变茹饮而火化”到“文武周公变质而尚文”的万古如一的“变”的历史发展规律。这些见解得风气之先,显示了一个旧官吏的开阔胸襟,对后来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

周锡恩著有《传鲁堂文集》、《传鲁堂骈文》、《黄州课士录》等著作,两湖总督张之洞在《传鲁堂文集》的序言中,表达了自己对后学周锡恩的赞佩之情:“近今20年江汉人才为甚,博学雅才,余识其大半,殆罕有先于伯晋者矣。”《罗田县诗精选》中,录有周锡恩诗三首,诗质朴少文,显示了晚清诗歌的特点。但能看出作者忧于时事,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今录于此,以飨读者:

(一)   郁郁苍髯叟,所喜住岩壑。移根入华屋,风烟遭束缚。有如鲁仲连,强之受秦爵。盆盂置高堂,纵贵非所乐。怜尔强直性,蜷曲随众作。根学蛐蚓蟠,心容蝼蚁嚼。园丁当解事,殷勤放棕索。纵尔反东岗,岂无千岁鹤。   (二)   海水横飞起飓风,砰訇帝怒震瑶言。雷霆忽骇惊天下,颇牧谣传出禁中。公法几条颁万国,诏书一尺罢三公。汉文有道师黄老,一为匈奴谪武功。   (三)   旗山高耸鼓山连,盘折闽江石峭然。已报鸡笼煤窑夺,更惊马尾炮声传。贾生汉室才无几,房官陈陶事可怜。坐使鲁连悲啸发,茫茫沧海尽风烟。

更新日期:2024-11-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