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京剧流派 - 宋德珠
宋德珠

宋德珠

宋德珠(1918——1984),京剧武旦。原名宋宝禄,号颖之。祖籍天津,生于北京。宋德珠在师承的基础上,集前辈名家技艺之大成,注重武戏文演,着眼刻画人物,将继承与革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一格的“脆、帅、敏、捷,美、媚、娇、柔,刚、挺、劲、锐”的表演艺术风格,辩证地融化在他的艺术血液里。他主演的《扈家庄》、《杨排风》、《蝶恋花》、《百鸟朝凤》、《美人鱼》等剧,亦莫不体现这种独特的风采。开一代京剧武旦、刀马旦之新风,在中国的京剧史册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展开

宋德珠 - 人物简介

1930年入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曾受业于阎岚秋,张善庭、朱桂芳、荀慧生、筱翠花、郭际湘、程砚秋等。在校即崭露头脚,毕业后即成立了颖光社赴各地演出。宋德珠初学老生、小生,老师看他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动作敏捷干净,毯子功、把子功都很出色,是个武旦材料,就让他改为专工武旦。

他的武旦刀马旦戏主要是宗阎岚秋,比如《扈家庄》,表演上比较花巧一些,另外也宗朱桂芳,比如说《杨排风》,表演比较凌利。这是他的武戏的特点。另外一方面,他的唱功上深受程砚秋和荀慧生的影响,形成了程腔荀唱的风格。他的艺术特点翁偶虹先生曾经概括为“美媚脆锐”四个字。所谓美媚,就是要强调古典女性的阴柔之美,所谓脆和锐是指他静态的造型要干净利落脆。而他的动态的武打要凌利。也就是说,既要冲而不能野,既要美而又不能俗。也就是说要把武旦的阳刚之气寓于古代妇女的阴柔之美之中。

宋德珠在河北省艺术学校授艺的二十多年,有所建树的学生里,除传人安荣卿外,还有河北梆子剧种的王丽君,也是他培养的学生。在河北一带,宋派艺术无人不学,无人不夸,包括旦角、老生、小生、武生、花脸等各个行当,都吸收、融会了宋德珠的艺术风格。他的传人还有刘琪、李丽、和他的女儿宋丹菊等。宋德珠的“宋派”艺术自上世纪30年代后期确立,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在中国的京剧史册上,占有光辉的一页。1984年7月18日因患咽喉癌在北京病逝,享年66岁。

宋德珠 - 生平经历

1930年,宋德珠12岁时入同年创办的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戏第一期“德”字班,自此进入梨园之门。学艺是个苦事,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舍得吃苦。宋德珠在中华戏校学习时,就像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休息,每天排满十六七个小时的功课。比如练跷工,从早到晚把跷绑在脚上,晚上入睡时才能卸下来。那时学戏,最讲究苦练,天越热、越冷,练得越狠。

宋德珠练“打出手”专门在大风天练,这样练时虽不好掌握,但练出来的功瓷实,演出时无论条件多差,舞台多小,都能适应。戏校一年才放七天假,平时也不准回家。他的一身武功就是这么练出来的。在戏校,宋德珠先从阎岚秋、朱桂芳、张善庭等学习刀马旦、武旦戏,继从余玉琴、郭际湘、诸如香、王瑶卿学花旦、青衣戏,并曾向程砚秋、荀慧生、于连泉(小翠花)问艺。

宋德珠

在校期间,就常为程砚秋配戏。当年他(饰小青)与程砚秋(饰白素贞)、俞振飞(饰许仙)同台演出的《断桥》,成为珠联璧合的梨园佳话。这幅剧照,至今还常登于各类戏曲书上。在中华戏校学习期间,宋德珠已是出类拔萃的一位,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据同窗王金璐介绍,宋德珠扮相很媚,身条、腰身比女学生还苗条,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表演上,宋德珠的跷工最好,“打出手”更是一绝,既稳且帅,入学第三年,就能演许多戏。他经常与至今健在的王金璐合演《夺太仓》、《取金陵》、《翠屏山》、《宏碧缘》、《刺巴杰》和新戏《平阳公主》等。

1932年9月16日,中华戏校学生在北京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举行第一次公演。戏码是《南天门》、《泗州城》、《游六殿》、《长坂坡》。这次演出以“德”字辈为主,宋德珠主演《泗州城》,饰演水母娘娘一角,武打稳、准、狠,轻、帅、美,14岁的他即引起轰动。

宋德珠从中华戏校毕业后,旋即组织“颖光社剧团”,领衔在北京、天津、武汉、长沙、上海及南北各地演出。京剧界有个传统,大都由青衣、闺门旦或老生挑班,个别的也有净行挑班,而以武旦演员挑班,自宋德珠始,时有“红珠”之称。

1939年,他应上海黄金戏院之聘,领衔演出。同班的二牌老生,是“杨派”老生的创始人杨宝森;铜锤花脸是自创“裘派”的裘盛戎;架子花脸是自创“袁派”的袁世海。第一天打炮,在杨、裘、袁合演的《失·空·斩》后面,宋德珠上演《金山寺》大轴戏,曲子霞飞,出手雷动,只一个“大刀下场”,台上亮相5分钟,台下也喝彩5分钟,被誉为“钉在台上纹丝不动的白娘子”。在一次义务戏中,仍由宋德珠的《金山寺》演大轴。周信芳、林树森、袁世海合演的《战长沙》,列于《金山寺》之前。从此,众望所归,“领袖武旦”风靡一时。

抗战胜利后,宋德珠因病在家休养。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组班演出。1954年加入沈阳京剧团,为该团领衔主演。1959年春调任长春京剧院院长,是年秋回北京,是年底加参河北省京昆剧团,除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外,也参加一些演出。1964年夏天,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举行,自此全国各剧团都开始编演现代戏,传统戏遂在舞台上销声匿迹。宋德珠只好退出舞台,完全投入剧团的教学工作。

宋德珠自1964年息影舞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虽然未再登过台,但可以安心地教学生练功,他的基功、把子功、“打出手”尚有用武之地,这对时年四十六七岁的宋德珠还有些精神上的慰藉。

1974年起正式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宋德珠从艺几十年,以自己扎实的功底和艺术实践,创建了别具一格的“宋派”艺术,在京剧界独树一帜,颇受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的青睐。当时艺坛上还是“八大样板戏”为主宰,他只好教基功,教武功,将他的绝活儿点点滴滴渗透到教学中,这对学生的艺术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张艳玲、魏青英等,都是他那时教的学生。宋德珠明白,不让排传统戏可以,但基功不能不要,这是演员演好各类剧目的基础。有一次他上课,有的学生穿着皮鞋进排练场,他就严厉地对学生说:“先去换鞋,再来说戏!”粉碎“四人帮”后,迎来了艺术复苏的春天,传统戏不久解禁,“宋派”艺术在剧坛上又开始重放异彩。不过,这时宋德珠已步入花甲之年,再登台表演,已不大现实,他遂把全部心血公开地而不是像刚到艺校时那样遮遮掩掩地倾注到培养接班人的事业上。

1982年12月,宋德珠与著名“红生”表演艺术家李洪春,在北京收慕名而来的香港两位京剧演员为徒。1984年他临终前,还在医院的病床上为苏州京剧团的胡芝风讲述表演经验;为看护他的弟子——山东省京剧团的牟玉凤传授《打青龙》唱腔,真正实现了他平常说的“我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走的时候什么也不带走”的诺言,体现了一位正直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和高尚品德。至今京剧界还在传说着:如果跻身于“宋派”行列,那将是武旦演员的幸事。

宋德珠 - 常演剧目

他常演的剧目有《杨排风》、《扈家庄》、《小放牛》、《锯大缸》、《战金山》、《泗州城》等。

宋德珠 - 表演特色

宋德珠幼功、跷功、出手功基础扎实,舞蹈身段优美,“起打”边式利落。他的武旦戏是博采前辈名家之长,并能融合体操与中外舞蹈造型美,加以创新。他对各种女性动态,甚至翱翔的鸟儿、遨游的鱼、鏖战的蟋蟀、风舒的杨柳等自然动态,都加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可借鉴的就吸收用于自己的表演之中,以弥补男旦女性美不足之忌。

宋德珠把孔雀开屏时的稳健大方,化到了出场与亮相中;把鹰击长空时的矫健敏捷,化到了开打与出手之中;把鸟儿展翅起飞或落地时那一瞬间的美态,化到了由慢而快由快而慢的舞台动作之中。宋德珠终于在不断地演出、革新、模拟、探索中,建树了轻盈翩跹、干净利落、勇猛花哨、刚健婀娜的美、媚、脆、率的表演艺术。

在京剧刀马旦、武旦的艺术造诣方面,宋德珠在师承的基础上,集前辈名家技艺之大成,注重武戏文演,着眼刻画人物,将继承与革新结合起来。宋德珠就是这样以天资横溢的才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美学观点,形成独具一格的“脆、帅、敏、捷,美、媚、娇、柔,刚、挺、劲、锐”的表演艺术风格,辩证地融化在他的艺术血液里。他主演的《扈家庄》、《杨排风》、《蝶恋花》、《百鸟朝凤》、《美人鱼》等剧,亦莫不体现这种独特的风采。开一代京剧武旦、刀马旦之新风,在中国的京剧史册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宋德珠 - 四小名旦

中国京剧继1927年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确立“四大名旦”之后,青年旦角演员不断涌现。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有识之士和广大热心观众遂发出倡议,评选“四小名旦”。经过一番细心筹划,于1936年秋天由北京《立言报》主持,专门接待各界投票。投票结果前四名是:李世芳得票5800张,毛世来得票5000张,张君秋得票4800张,宋德珠得票3600张,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京剧“四小名旦”。这“四小名旦”演艺超群但风格各异——李世芳唱做俱佳,有“小梅兰芳”之称;毛世来深得“花旦大王”筱翠花的真传,擅演《十三妹》等剧;张君秋博采众长,创立了“张派”艺术;宋德珠工刀马旦、武旦,以武功和“出手”见长,世称“宋派”。

更新日期:2024-11-23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