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简谱图片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法学 - 王充(教授)
王充(教授)

王充(教授)

王充,男,生于1975年4月,蒙古族,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2年开始在吉林大学法学院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他的代表作品有《选择性罪名的司法适用》、《犯罪与道德进化》、《定罪情节若干问题研究》等等。
展开

研究方向

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开设课程

本科生:刑事诉讼法

承担课题

1、2001年教育部博士点项目: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01JB820010),项目主要参加人。

2、2003年国家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犯罪构成理论的解构与结构(03BFX045),项目主要参加人。

3、2004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刑法定原则与犯罪构成理论(2004QN024),项目负责人。

王充

4、2008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超法规的排除犯罪性事由论纲(2008Bfx06);

5、2008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机能主义视野下的刑事违法性论纲(2008JC820022);

6、2008年公安部重大科研项目刑民交叉问题研究。

主要论文

1、《选择性罪名的司法适用》,《人民检察》,1997年8期;

2、《犯罪与道德进化》,《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1期;

3、《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1期;

4、《定罪情节若干问题研究》,《法学评论》,2000年6期;

5、《从理论向实践的回归——论我国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

6、《从理论向实践的回归——论我国犯罪构成中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7、《日本刑法中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8、《构成要件的历史考察》,《当代法学》,2004年第5期;

9、《行为论と犯罪论の关系について--犯罪论体系研究·序说》,《国士馆法学》第36号(日本);

10、翻译成果(汉译日),《中国の未成年犯罪について》,国士馆大学《比较法制研究》第27号(日本);

11、《罪刑法定原则论纲》,《法治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

12、《中日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与重构(以行为论与犯罪论的关系为视角)》,《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

13、《刑法中法益概念的机能与多元的保护法益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4、《论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实质化倾向——以梅兹格的犯罪论体系为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5、《罪刑法定原则论纲》,《法治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6、《论犯罪论体系中合理性价值判断的实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3期;

17、《刑法问题类型与构成要件的排列顺序》,《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4期;

18、《论德国古典犯罪论体系——以贝林的构成要件理论为对象》,《当代法学》2005年第6期;

19、《论构成要件理论的行为类型说》,《当代法学》2006年第4期;

20、《刑法谦抑在中国》,《当代法学》2007年第1期;

21、《构成要件理论的违法行为类型说》,《当代法学》2007年第4期;

22、《构成要件的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当代法学》2008年第3期;

23、《论目的行为论犯罪论体系——以威尔兹尔的犯罪论体系为对象》,《刑事法评论》(第17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4、《禁止类推解释与刑法解释的界限》,《刑事法评论》(第2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5、《论新古典犯罪论体系——以麦耶、梅兹格为考察对象》,《刑法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

26、《现代社会中法益论的课题》,《刑法论丛》(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9月版;

27、《行为论与犯罪论关系论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8、《从形式到实质的构成要件理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9、《面向立法的犯罪构成理论与面向司法的犯罪构成理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0、《论法人犯罪的若干问题》,《吉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31、《危险犯总论》,《刑法评论》(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10月;

32、《论贝林格的构成理论》,《刑法评论》(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10月;

33、《论构成要件与违法性关系:认识根据说与存在根据说》,《刑法评论》(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4、《作为危险犯之放火罪的检讨》,《刑法评论》(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6月版;

35、《刑法的谦抑与谦抑的刑法》,《刑事法探究》(第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36、《定罪情节论纲》,《武大刑事法论坛》第2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7、《比较刑法学的几个维度(以犯罪成立理论为考察对象)》,《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38、《刑事违法性论纲》,《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39、《从行为无价值到结果无价值》,《刑事法新论集粹Ⅰ》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

40、《刑罚新理念:修复司法的可能性》,《刑罚制度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41、《刑法之谦抑性与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2、《徘徊在理论与现实之间——论法人(单位)犯罪的若干基本问题》,《和谐社会与刑法现实问题(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3、《论作为刑法机能的人权保障》,《改革开放30年形式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9月版;

44、《中日刑法司法解释模式比较研究》,《比较法在中国(2006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

45、《危险犯总论》,《危险犯与危险概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46、《作为危险犯之放火罪的检讨》,《危险犯与危险概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参编教材

国家司法考试全程辅导教材2006版《刑法学》,副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国家司法考试全程辅导教材2006版《案例精解》,副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对外交流

1、2002年11月至2004年11月国士馆大学(日本)访问研究员;

2、2004年5月8日至5月11日第九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同志社大学(日本·京都)。

更新日期:2024-12-21

免费下载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关于我们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djkk57@qq.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djkk.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