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施韬,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于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东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合作导师为中国工程院孙伟院士。2009年至今于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任教。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美国工程院院士S.P.Shah教授。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已在《Materials & Structures》、《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硅酸盐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Materials Letters》、《ACI Materials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等期刊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培养研究生十余名。现任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技术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
[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2] 新材料与建筑节能技术
[3] 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
[4]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5] 建筑材料微纳结构的演变与表征
科研项目
[1]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基于FC板渣资源化再利用的改性保温砂浆体系研究(2016C31009),项目主持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膨胀石墨吸附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方法研究(50808044),项目主持人;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环境友好现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第三专题第二子课题“现代混凝土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化学-力学耦合损伤失效机理”(2009CB623203),项目主持人;
[4]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凹凸棒基储能建材的优化设计及其能效评估的动态模拟研究(LY12E08019),项目主持人;
[5]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相变储能型墙体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其热传输特性研究(2014-K4-011),项目主持人;
[6] 嘉善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项目:嘉善地区建筑物地源热泵系统适用性研究,项目主持人;
[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复合定形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其服役性能研究(200902499),项目主持人;
[8]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纳米插层石墨吸附低温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及其在混凝土技术中的潜在利用(20070420961),项目主持人;
[9] 江苏省博士后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石墨吸附低温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制备方法(0702005B),项目主持人;
[10]杭州市社科联资助项目:杭州家庭能源消费碳足迹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D13YJ04),项目主持人;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及其评价(51378471),参与;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水泥基材料三维连通孔结构中侵蚀介质的传输特性与机理(50808045),参与;
[1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建筑用能行为特性与建筑能耗耦合理论模型研究(Q12E080061),参与;
[14]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34、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2011/04-2014/03、15万元、已结题、参加。
[15]浙江省科技厅钱江人才项目:浙江省建筑节能技术地区适用性研究(20100079),参与;
[16]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江省适用性建筑遮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Y200908660),参与;
[17]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干混抹灰砂浆抗裂性能实用评价方法的研究(Y201330028),参与;
[1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3BAL01B01、住宅能源自维持功能模块研制与性能优化、2014/01-2018/12、50万元、在研、参加。
[1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地方原生材料利用的浙江传统民居特色与传承研究(LY15E080018),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