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津湖歌曲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津湖歌曲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种要分具体情况,就拿你死我活的抗日战争来吧:国军部队在极端严峻条件下突围时,无论是野外突围还是向城外突围,重伤员基本都是丢弃在战场上的。
这些可怜的重伤员的命运可想而知,往往会死在日军的枪口或者刺刀之下。
并不是说那些国军部队长有多不体恤部下,真实原因是,在极端环境下,带着重伤员突围,基本就等于放弃了突围的希望。不但伤员走不了,连还有战斗力的官兵也都可能会被日军一网打尽。
空洞的说抗战中的国军重伤员在部队突围后会多惨多惨并没有说服力,我们就拿三次比较著名的突围来说说伤员的悲惨遭遇吧:常德保卫战、滕县保卫战和徐州会战。
余程万师长率57师在常德血战十六天,突围后差点被蒋介石枪毙,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留下的众多伤兵被日军杀害了
当余程万师长于城破后再次率兵进入常德后,命令所有部下在常德城内的天主教堂集合。这时57师所有人马已不足千人,其中还大部分还是一直驻守在城郊太阳山激战的169团3营。
这意味着,在城内抵御日军的第57师八千虎贲将士,基本损失殆尽了。
由于事先在南门城墙下的沅江边藏了几艘木船,余程万师长及包括炮兵团团长金定洲在内的少数人得以成功突围。率最后还有战斗力的50多名战士掩护余师长等人突围的少将团长柴意新,也壮烈牺牲了。
柴意新将军
而因受重伤失去行动能力的57师官兵,很多都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虽然蒋介石给他定的罪名是“擅自弃城逃脱”,要枪毙余程万,但或许也有蒋介石对余程万没有妥善处理伤员而震怒的因素吧。
相比率部坚守衡阳47天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的遭遇,恐怕更能说明问题。
恶战47天后,考虑到七千伤员无法突围,也无法得到救治,只有等死,方先觉放弃了突围,选择向日军放下武器。方先觉后来拜托日军的控制回到重庆后,蒋介石不但对他宽慰有加,还请他及属下几名师长吃饭,并向他颁发了++++勋章。
率川军第122师死守滕县三昼夜,腰部中弹的王师长奋力击毙三名日军后殉国,城内的三百多名重伤员则以手榴弹互炸牺牲
在台儿庄战役之前的滕县保卫战中,攻守双方是日军第十师团的一个旅团和王铭章部3000余人。双方人数差不多,但日军部队配置了重炮,作为川军的122师则装备简陋。因此,这原本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对决。
战至最后,滕县城破,王师长及参谋长、团长战死。有没有部队成功突围呢?有,突围的是727团三营的二三百名士兵,他们在副营长的率领下成功突围了。
至于伤兵,尤其是重伤员,突围是绝无可能的事。也许等待他们的,只有毫无人性的日军的冰冷刺刀。在这种情况下,王铭章部300多名重伤员,为避免遭受日寇的侮辱和屠杀,引爆手榴弹自尽了,他们无愧于国家,更无愧于长官!
徐州会战中,为避免遭受日军南北夹击围歼,李宗仁第五战区部队数十万人先后成功突围,但因铁路中断导致来不及运走的一军列3000多伤兵被日军屠戮
徐州会战末期,嗅到第五战区部队有被日军围歼危险的李宗仁,下令各部队突围。关于有序撤退,李宗仁很有信心。他说,李某人不是唐生智,不会像当面南京保卫战时乱成一锅粥。
李宗仁的承诺,几乎做到了。除了他亲率的长官部一千多名人员突围时遇到了一点麻烦,好在还算有惊无险地达到了安全地——阜阳,就连带着十多门15生重炮的汤恩伯部,也都麻利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但是,有一列装有3000多名伤兵的军列被留在了徐州车站,永远再也没机会开走了。
原来,由于南下的津浦路铁桥已被炸断,西行的陇海线也已被日军占领,满载伤兵的军列无法开动。结果,在南京已经犯下滔天罪恶的日军第16师团,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朝着可怜的伤兵们捅刺刀。。。
总体来说,虽然国军习惯性地提早撤退,因此极端条件下的突围行动在整个抗战期间并不算太多,但一旦到了必须紧急突围的情况,伤兵们特别是重伤兵们可能就会被迫留给鬼子,成为他们刺刀下的牺牲品。。。
我是@司马砸光,敬请关注~
就说一个上初中时看到的打群架的场面吧!
初三的时候,有一天放学时看到校门口围了一堆的校外社会青年……心里马上就知道今天肯定又要有人打群架了!
果然,过了一会,从学校里走出来四个高中生……当年我们学校的初中和高中是在一起的。这四个高中生从学校走出来后,冲着那帮社会青年一点头,然后就朝前走去,那帮不下20多人的社会青年吵吵嚷嚷的跟在后面!
我们都知道,他们这是去离学校大概7、8百米外的一个休闲公园……那个地方是很多打群架的人都喜欢约架的地方。
等他们在休闲公园里两边站好后……一个社会青年和一个高中生站了出来,争吵了几句之后……就看到剩下的那三个高中生,从书包里各自抽出了两把军刺,啥话也没说,就往上冲!
而在前面谈判的那个高中生,也从自己的书包里抽出来一个短柄的铁铲,照着社会青年就劈了下去……当然,那个社会青年在高中生抽出军刺时,就已经开始往回跑了,所以铁铲并没有劈到他!
这个时候,情形真的是一边倒啊!……四个高中生,不喊不叫就是挥着军刺和铁铲开始追,那20多个社会青年,虽然人数众多,而且年龄也比高中生大,却是一片乱喊的到处乱跑。有两个甚至吓的直接抱着头就蹲在了地上,腿软了跑不动啊!
高中生并没有去刺那几个蹲下来的社会青年,只是各自扇了几个耳光……然后把武器用报纸继续一包,放进书包就走了。
那种慌不择路、四处乱窜、人碰人、人绊人……连回头看的胆子都没有,那种“兵败如山倒”的场面,真的是让我记忆犹新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津湖歌曲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津湖歌曲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